2024-04-11 20:50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长篇小说《立秋》新书首发暨研讨会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文艺界、传媒界、出版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代表共聚一堂,就《立秋》的时代意义、文学价值、艺术特色等展开深入探讨。
《立秋》以一名农村青年进城后的创业历程,辉映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时代初期,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展现普通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起落奔涌的时代,无数激荡人心的故事上演,很多人充满向往憧憬。在文学前辈高晓声《陈奂生进城》、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后,我想呈现已经进城的一代知识分子和农民在城市对梦想的追逐、在城市的打拼挣扎,于是有了《立秋》。”作者杜阳林坦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选择与机遇,希望透过《立秋》主人公凌云青的形象,探寻磅礴时代中人性的底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肯定了《立秋》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他认为,乡村写作需要有新的眼光和表现手法,以更为成熟和从容的态度处理丰富的素材。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芮宏表示,作家杜阳林从《惊蜇》的万物初醒到《立秋》的果实饱满,不变的是那份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立秋》塑造了来自不同社会群体,栩栩如生、可爱可信的一批人物,绘就了一幅改革浪潮之下普通中国人奋勇搏击的生动图景。
“作品情感表达朴实,记述的故事和生活都是日常的,是我们曾经历或者说正在经历的。作者是以一种很扎实的笔法,写出了不忘初心的主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阎晶明表示,小说写出了一个人的成长蜕变,令人动容。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评论家陈福民认为,《立秋》对中国当代史有着精彩书写,以历史深广度、坚硬的品质引发广泛关注和情感共振。“小说对凌云青式的新乡土人形象塑造,对中国新型商业文明的深入书写,形成凌云青理想色彩、大爱品质和乡村精神现象的镜像对照,这是小说独特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