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家谈 | 是谁耽误你蹬轮子?
2024-04-12 14: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几年,北京城市的慢行系统品质在不断提升,自行车正在慢慢回归城市,选择骑行方式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骑自行车有哪些好处?

不买车能不能打卡热门线路?

共享单车骑行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4月10日,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轨道交通所工程师 孙鹏飞、肖元轶助理工程师 郭毓明来和大家聊聊“慢行”北京。

今日阅读重点

1 谁耽误了你把车轮蹬出火星子

2 破风!是让你无惧风雨,不是挑战风险

3 开始卷了……

什么耽误了你蹬轮子~

目前,骑行体验破坏比较大的2个因素:

① 非机动车道上违章停车

② 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临时落客

郭毓明举例介绍:我上下班通勤需要经过太平路和广安路,这两条都是一上一下的双幅路,两侧有划线的非机动车道。

在早高峰期间,在沿途的小区、大院口都有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迫使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内心戏OS:早晚蜀黍给你贴了条~)

在广安路六里桥地铁站周边,几乎每次都能碰到临时落客的机动车,有的甚至不打转向灯,对非机动车通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小编提示: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下车“开门杀”)

除此之外,还有2个从骑行者骑行习惯上来看,影响骑行安全的2个因素:

井盖VS地面的“身高差”

非机动车道上的井盖是对骑行安全影响比较大的点,也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有目共睹的可以看到街上的公路自行车越来越多,但这种竞赛性质的自行车往往在避震效果上不尽人意,在以高速经过高差较大的井盖、雨水篦子时,车身会剧烈抖动甚至造成摔车、卡轮等比较严重的事故。

④ 图“省油”,不刹车

通常一位骑行者维持在30km/h的速度下输出的功率会在150w左右,在碰到公交车进出站、机动车右拐、慢速共享单车挡路等迫使骑行者减速或停车时,若重新加速并维持到原有速度则会消耗更大的能量,影响到整个骑行中的体能分配,所以大多数的骑行者在碰到这些问题时第一选择不会是刹车停下,而是会采取避让,采用功率损失更小的方式,借机动车道或与机动车抢行

(虽然听起来这样“省油”,但是并不安全,小编温馨提示:“费油”可以吃回来,安全才是第一哒~)

破风!是让你无惧风雨

不是挑战风险

近年来,随着骑行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骑行这项运动中来,随着而来的问题是骑行者们一次又一次的不规范骑行。为了追求速度和与众不同,在机动车上组团高速骑行、过路口毫不减速甚至闯灯的事情时有发生。

早在2020年,有一段网友提供的骑行视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科荟路与奥林西路的交叉口,视频中几十名骑行者高速在机动车道上骑行,全然无视信号灯,其中一人因躲避对侧车辆,紧急刹车后失衡重重摔在红绿灯路口处。当一辆自行车速度可以轻松达到25公里/小时,甚至是40+的速度,那么骑行者的安全尤为重要,而这也与每个道路交通参与者息息相关。

为此,许多骑行俱乐部在组织骑行活动前都会声明:严厉禁止闯红灯、机动车上骑行等违法行为;骑行中必须佩戴头盔、听从领队指挥等一系列规则。并且在百度贴吧、骑友群中等众多媒体也能看到曝光的违法骑行行为,给予谴责的同时去呼吁广大骑行者遵守交通秩序。

(温馨提示:骑行很拉风,违法很拉垮~)

郭毓明表示:作为一名骑行者,我们也需要自发遵守交通秩序,并尽可能的去呼吁身边骑行的朋友,不仅仅是对秩序的遵守,更是对生命安全的保障。

服务骑行这件事,开始卷了…

为了更好地服务自行车骑行群体,许多国家和地区会在骑行热点线路、区域增设一些自助维修设施和骑行驿站。

肖元轶介绍:比如国外一些城市就会在室内和骑行绿道沿线设置打气筒、配备简易维修工具的修车支架等自助修理维护设施,在一些空间条件允许的点位还会进一步配备公共卫生间、直饮水池、长椅桌子、自动售货机等,方便骑行群体休憩补给。

国外如日本京都东北侧的琵琶湖沿岸区域,为了推广自行车骑行旅游,很多餐饮、旅店、便利店等商户都会为骑行爱好者提供各种相关的维护、休息、补给等服务。

国内如杭州千岛湖环湖绿道也有自行车主题的民宿、咖啡馆等等,这些以自行车骑行群体为目标的配套设施和商业服务能够更好地彰显城市的骑行文化和骑行氛围,让大家能够觉得这个城市是真的能够考虑到自行车骑行群体的需求,从而提升大家对自行车出行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这是要“卷”起来的节奏么……)

超车和转弯的TIPS

① 关于超车

人力自行车在行驶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这也就意味着前车难以感知到您的存在,所以我们在超车的时候要与被超越车辆保持一定的横向安全距离,一般来说是1米,如果难以满足这个条件的,建议大家超车前要用车铃或轻按喇叭提示对方,待对方注意到您,让出行驶路线之后再谨慎超越,切不可强行超车。(主打一个要通知到位!)

② 关于转弯

在您转弯时候,建议提前通过手势提醒周围车辆您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尤其是在一些没有信号灯控制,需要跨越机动车道左转的路口,比如一些立交桥下区域,一定要通过手势或转向灯提醒周围车辆,尤其是汽车,不然您突然横跨机动车道转向,汽车的速度和质量很可能来不及刹停导致人车相撞事故发生。

此外,肖元轶还介绍:不管您是超车还是转弯,一定要提前充分感知周围的情况,转弯和超车前要回头看一下侧后方是否有其他正在接近您的非机动车或汽车。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虽然自行车速度较低,但在遇到转角极小的直角弯(多出现在较窄道路路口、高架桥区下方、临时施工道路或有路侧停车的道路)等视觉盲区区域时,也存在与其他车辆或行人产生碰撞的风险,在骑行过程中遇到此类区域时,应提前减速并持续响铃,通知另一侧车辆行人其他方向有车辆正在行驶,在转弯处时车辆速度尽量控制在与行人速度接近,避免事故发生。


作者:

北京交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