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3 07:58
编者按
2024年寒假前夕,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公布新增2431所中小学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寒假期间,北京日报联合海淀区委宣传部和海淀区教工委,在海淀区中小学中开展了国防教育与爱国主题征文活动,收到了90余所学校热情投稿,从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国防的关注和深深的家国情怀。
经过评审,此次征文最终评选出120篇获奖作品,其中小学组、中学组一等奖各5名,二等奖各10名,三等奖各15名;优秀奖共60名。今天的北京日报《小苗》版、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和北京日报客户端将展示获得小学组一、二等奖的作品。
来时雪纷扬 归时好晴光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五(3)班 陈惟齐(一等奖)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为《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影片。这部影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向我们讲述了在中美武器装备水平差距巨大的情况下,我们要打这场仗的原因,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电影里,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战争是残酷的,他们选择自己承担这份痛苦和牺牲,是为了避免将来的子孙后代经历这样的苦难。他们知道,他们身后是祖国和人民,他们不能退,也不能输。
在松骨峰战役中,连长戴如义大喊:“还有活着的吗?还有能打的吗?举手!”那漫山遍野战友们的尸首中,一只满是伤痕与鲜血的手慢慢举起,一只,两只,三只……他们以仅百余人的力量挡住了数以万计的敌人疯狂的进攻,这一幕深深地震撼着我!
虽然我还无法完全理解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沉重,但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和坚强。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志愿军用他们的牺牲和努力,为我国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的环境,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生活。正如片尾歌曲唱的“山海难阻我归乡,来时雪纷扬,归时好晴光”,我国已于2014年启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工作。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勤奋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红色文化,努力锻炼过硬本领;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不辜负先辈们的流血和牺牲。
指导教师 郑家齐
屹立
人大附小亮甲校区二(1)班 赵羽墨(一等奖)
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在这个学期中有一件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每当看到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我就会从心底升起无尽的骄傲与自豪!
一年级暑假,我随家人旅行,去了我国的东北三省,经过了很多城市,其中有一个叫做珲春的城市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珲春市位于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它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交界,西南又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的罗先市相邻。在珲春市防川村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让我觉得很新奇:站在中国的边境线上,同时可以看到俄罗斯和朝鲜这两个国家,因此得名“一眼望三国”。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高台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台上面站着一位士兵,他一直笔直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我眨着双眼看了半天,问姥爷:“那是不是个假人呀?”姥爷说那是真的人,是我们国家的边防战士,他们站在这里是在保卫国家,守卫人民。我懵懵懂懂,心里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站在那里不动就可以保卫国家,守卫人民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结束了旅行回到家里。我问妈妈,在珲春看到的那位边防战士为什么要站在那里?妈妈拿来地图,告诉我说,不光是珲春,在我们祖国的边境线上都有不分昼夜站岗、巡逻的可爱的边防战士。中国幅员辽阔,很多的边境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但是边防战士们却用他们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屹立在我们祖国的边境,象征着我们的国家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无比佩服我们的边防士兵,感谢他们为了我们平静安宁的生活而做出的贡献。他们不光屹立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也屹立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也一定会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不辜负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人,也不辜负我胸前飘扬的红领巾。
指导教师 沙海
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星火小学四(1)班 吴泽希(二等奖)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冰城哈尔滨,开启了一段冰雪之旅!行程中,我们特别安排了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那天早上,迎着冬日的寒风,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这座被誉为“杀人魔窟”的历史遗址。
站在陈列馆的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灰黑为主色调的建筑,周围满目萧瑟,仿佛时光回转,将我带回了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731部队始建于1933年,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活动,犯下了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
跟随着讲解员,我走进陈列馆的展区。刚一踏入,一股冷气袭来,令人瑟瑟发抖。黑暗阴森的恐怖气氛,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整个陈列馆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731部队总部的整体区划、实验装备、罪行再现、证人证言等方面,向参观者控诉这些反人类的战争罪犯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最让我感到压抑的是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这里展示着大量的真实照片和历史资料。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展品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刺入我的心中。可恶的日本战犯在我们中国同胞身上做活体解剖、冻伤实验以及各种细菌和病毒实验。看着那些被他们称作“木头”和“马鲁大”的中国同胞所遭受的惨无人道的残害,我感觉到一阵阵窒息。日本战犯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
整个参观过程,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愤怒。这不仅仅是对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控诉,更是对那段屈辱历史的铭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要用我们的努力和所学,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让那段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参观完毕,通往陈列馆的出口是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始终没有回头。正如一段少先队员志愿者的讲解词所言:“这段路虽步履艰难,却迈向希望。因为出口有光,有这繁华的人间烟火,有这盛世的国泰民安!”
指导教师 彭敢
闪耀的“北斗”
太平路小学六(6)班 王嘉毅(二等奖)
我是在军营里长大的娃,一到夏天,就爱听着广播里的军歌,在操场上找北斗七星。“夜望北斗知北南”,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国人的指路明灯。年幼时,我心想,要是没有北斗七星,古人出远门就要走丢了。
那一年,爸爸带我去西昌看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群山环绕间,发射塔架巍然耸立,白色的火箭好似初露锋芒的巨剑,直指苍穹。爸爸指了指火箭的顶端,神秘地说,“北斗”就在那里。“北斗?”我瞪大了眼睛。远远望去,它是那样安静地等待着出征的号令,可我仿佛感受到它内心的汹涌澎湃。蹒跚起步的艰难困苦、被国外封锁技术、与西方航天机构竞速、二十年磨一剑的拼搏坚持、组网成功的激动喜悦。多少位科研人员,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反复实验,才迎来了今天的发射。“北斗!”我拼命挥手,呼喊它的名字。“到!”我仿佛听到它笑着回应。“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红色火焰从火箭下方喷涌而出,托着火箭越升越高。顺利入轨、接入系统,一颗新星闪耀在宇宙中。
这几年,北斗导航系统无处不在。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它精准标绘一坡一坎;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的过程中,它助力丈量“世界之巅”;在新疆棉田里,它引领自动驾驶播种机播下朵朵希望。“北斗!”在我们需要时呼唤它,它都会说出令人放心的“到!”2021年天安门广场前的阅兵仪式,军威雄壮,气势如虹。是它为庞然大物迈出毫米精度的步伐和钢铁雄鹰保持分秒不差的队形提供了技术保障。
再次抬头仰望茫茫苍穹,斗转星移。五千年文明与现代智慧时空接力。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也会身着白衣,站在实验室中。“北斗!”“到!”希望未来的“北斗”,能在我的手中产生,闪耀在世界东方。
指导教师 蔡红艳
解谜之旅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六(4)班 赵韧达(二等奖)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曾经多次背诵过毛主席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当时我边背边好奇,毛主席是在哪里指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个问号,在我走进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时候被解答了。这里不同于香山红叶、昆虫等自然风貌带给我惊喜和兴奋,它带给我的是一种边走边思索,逐渐豁然开朗的澄净。
香山革命纪念馆帮我解开的第一个谜,是在举行开国大典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做了哪些部署与安排。过去,我只在学校朗读过《红船》,看过《开国大典》的影视片段,阅读过《红星闪耀中国》,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还不太清楚。直到我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看到了渡江战役期间使用的木船,在双清别墅里看到毛主席居住在此时每天都会看无数遍的大幅作战图,我才感受到,什么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我微微闭眼,似乎能听到长江惊涛拍岸、我军百舸争流的金戈铁马之声。我想,以后我再过“十一”国庆节时,对“国庆”二字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香山革命纪念馆帮我解开的第二个谜,是我们国家为什么一直强调奋斗,强调继往开来。我在馆中听讲解说到,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毛主席从西柏坡出发前诙谐地说,这是进京“赶考”,不要以为进城了,当官了,就不求上进了,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了,那样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都说知易行难,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却考出了好成绩,没成为李自成。我佩服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执行力。当我看到毛主席在香山居住期间起草或修改的202封电报时,更深刻感受到,好成绩背后有多少夜以继日的运筹帷幄。我想,我们今天强调奋斗、强调继往开来,正是和当年那一封封穿越硝烟的电报做跨时空对话吧!
走出香山革命纪念馆时,我恋恋不舍回头再看,这一眼仿佛看到了当年“进京赶考”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忙碌的身影。我们作为后人,要提醒自己不能辜负好年华,在新时代更加勤奋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
国歌在我心中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五(9)班 崔家融(二等奖)
我们学校每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我曾作为主持人、升旗手、出旗手多次参加过升旗仪式。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对于这项仪式,我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国歌我却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2024年寒假,我去上海旅行期间参观了位于杨浦区的国歌展示馆,让我深有感触。展馆以“国歌从这里唱响”为主题,以“起来、万众一心、前进”为主线,设有五大乐章精品陈列。50个国歌故事多重演绎,诉说着新时代的初心不改。场馆收藏了410件珍贵藏品。当我看到1949年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歌等决议案的珍贵影像资料时,庄严的场景让我心灵震撼。
展馆生动演绎了《义勇军进行曲》是如何从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成为国歌的故事。馆内珍藏首版《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是国歌展示馆的镇馆之宝。馆内现存的这张首版唱片,保存完好,放到唱机上仍能正常播放,激昂的旋律跨越时空,催人奋进。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国已经强大了,安全了,这句歌词已经不太合适了。它真的不适合了吗?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树立国防观念,不忘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灾难和前辈们的努力。为了远离硝烟,国富民安,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意识。今天的我们努力学习,未来才能成为科技强国的栋梁。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再一次作为出旗手之一参加了升旗仪式。当我们昂首挺胸,把鲜艳的五星红旗交给升旗手后,激昂的国歌又一次奏响。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一边跟着大声唱响国歌,一边想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经历和它在特殊时期对中国人的巨大精神鼓舞。我想,国歌永远不会过时,国歌永远在我们心中!
指导教师 呼全胜
我爱祖国蓝色的海疆
七一小学五(5)班 丁禹宁(二等奖)
爸爸是一名人民海军军官,他和妈妈都说我是小海军。打那时起,我心里就开始向往深蓝的大海、威武的战舰,盼着能穿上一身“海军蓝”。
没想到,心愿很快就实现了!假期里,爸爸单位组织了一期海娃冬令营,我穿着海魂衫、迷彩服,兴奋又骄傲地站在了队伍里。训练场上,海军叔叔教我们站军姿、走队列、喊口号,大家都把腰杆挺得笔直、口号喊得震天响,那一刻感觉寒冷的天气都退避三舍了。展览馆里,我们参观了海洋文明、海军文化,了解到祖国拥有1.8万公里的美丽海岸线,看着劈波斩浪的航母编队、点兵沙场的特战队员,大家不停鼓掌叫好。小课堂上,我们听到了人民海军以弱胜强、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看到了海军战舰驰骋在深海大洋、守护着万里海疆。几天里,我们还走进了军营宿舍和食堂,体验海军生活,学唱了《人民海军向前进》等雄壮的军歌,我和“小战友”们好像都成了真正的海军战士,全身心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度过了一段很有意义的难忘时光。
冬令营结束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不仅知道了祖国的辽阔海疆和强大海防,爱上了这片波澜壮阔的蓝色海洋,更深深体会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源于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现在的幸福安宁,是因为有很多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望。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在和平年代爸爸和他的战友们仍然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为什么老师和长辈经常告诉我,要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我们大院的广播里常放一首歌,叫做《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以前没太在意,现在每当旋律响起,我都会跟着轻轻吟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
指导教师 张淑媛
一次难忘的会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六(9)班 郭明宸(二等奖)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的虽然相识却没有留下太多记忆,有的只是见了一面就让人印象深刻。赵延河爷爷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一见如故的老人。
那是2023年9月23日,姥爷带我去参加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活动。姥爷告诉我,一会儿会见到几位曾经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老战士,其中有位年龄最大的赵延河爷爷,已经93岁高龄了。他15岁就参加了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延安到西柏坡,他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员。新中国成立后,又跟随毛主席进了中南海,继续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会场,此时的主席台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姥爷告诉我中间坐的那位就是赵延河爷爷。我睁大眼睛仔细打量起来,只见他身穿一件深灰色的中山装,头戴鸭舌帽,胸前醒目地别着一枚红色的毛主席像章,身板挺直,精神十足。
纪念活动开始了,几位老战士都满怀热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的故事。最后,赵延河爷爷还讲述了一个毛主席在平山县西柏坡巧用空城计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平山县西柏坡,大部队被调去山西作战,国民党傅作义这时要偷袭石家庄,直捣西柏坡。毛主席发了一封明码电报,明确点到敌方将领的名字及行军路线。国民党方面截获了这份电报,怕有埋伏,便以每天四十公里左右的速度缓慢前进。毛主席用一封电报,和敌人演了一出“空城计”,给解放军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国民党的阴谋没有得逞。赵延河爷爷讲得声情并茂,还现场为大家演唱了一段改编的空城计。
会后,我和赵延河爷爷见了面。他亲切地询问我叫什么、多大了、在哪上学,我都一一做了回答。他还鼓励我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到家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我的祖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感到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指导教师 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