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4 10:25
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中国现代文学馆内,春风轻拂,樱花烂漫,花瓣飘落在作家冰心的雕像旁。讲解员诵颂出冰心著名的“爱的哲学”:“有了爱——”身旁二十多名位少年齐声和道:“——就有了一切。”他们是来自香港汉华中学、香岛中学、英华书院的学生,在这里参加“华夏博览看今朝”研学旅行暨香港读书月颁奖礼活动。而我正是带队老师之一。
回想第一次来北京时,我还是中三的学生,满心好奇。第二次是大二暑假在北京师范大学交流。两个月里,我努力学习普通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融入这座城市。去年和今年则是我作为老师,带领香港的中学生前来。每一次来,我都有不同感受,除去对景点的温故知新,我更感受到北京科技的发展,环境的改善。而随着身份的变化,我肩头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了。
我叫许文浩,1997年出生于香港九龙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中学时我的成绩并不好,在班里甚至是倒数。不过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良师——我的中文老师。在他的不断鼓励、教导下,我成功“逆袭”,考取香港教育大学中文教育专业。正因如此,我也暗下决心,成为一名好老师,影响和改变像我一样迷茫的孩子,同时让更多人通过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进入大学后,我珍惜时间,不断提高中文水平和教学能力。毕业后成功入职香港汉华中学。这所学校位于香港东边,环境优美,实施中小学一贯制,曾走出香港足总主席贝钧奇、前立法会议员梁志祥等优秀校友。“汉粹国菁”的校训更与我的志向一致。在这里开启教师生涯,我希望能尽己所能,教导这些淳朴、勤奋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粹。
目前,我教授中四和中六两个年级,担任中四的班主任,平均一周上27节课。课业时间很紧张,对我而言却充实有意义。学生有学业的压力,我除了鼓励他们,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走光明的道路。曾经有一位中四学生,因为复杂的家庭原因,很不自信,他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比不上姐姐优秀,也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那段时间,我特意在休息的时间跟他聊天,鼓励他。获得他的信任后,他向我表达了学习的困难,我又抽时间辅导他的作文,慢慢地他的学习进步很大,也因此爱上了学习中文。这样的例子不少。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对老师来说可能是很小的举动,但对学生而言就可能让他们爱上读书,改变一生。
近些年,我和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越来越大,一定要学好中文读写、说好普通话。不过,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一开始还是有同学不想写读书心得,或者觉得自己写不好。为了鼓励大家,每当学生写完一篇文章,我就会跟他讨论为什么这样写,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一来二去,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逐步有了兴趣。在北京游览和与北京中学生的沟通中,不少学生也发现学好普通话的优势。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也是情感上的。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也会创新一些方法。比如最近,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我会带头分享在看的书以及读后感。我喜欢鲁迅,也爱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之前我就给学生分享过《药》《鹿鼎记》等等。班上每次布置作文,我会当众朗读优秀的文章,被读到的同学都特别兴奋,有同学私下告诉我,他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如果遇到合适的比赛,我还会把学生的作品交上去。有学生拿奖后,自信心得到提升,对他人也有带动作用。这些经历都给了我启发,一定要多鼓励、多尝试。
在我看来,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一门艺术。对于未来的中文教学,我希望能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传承经典文化,感悟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比如,举办不同作家的讲座,邀请不同的香港作家到学校分享写作心得。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硬笔书法比赛、阅读报告比赛、拼词比赛、辩论比赛及中华文化知识问答比赛,让学生从不同活动中激发对中文的兴趣。此外,中文教育最重要的还是丰富学生的文学经验,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感受力的读者。我们会组织更多研学活动,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贯通历史脉络,增加人文气息。
日复一日的教学积累中,我也获得了一些荣誉。2022年,香港教育局敬师运动委员会向我颁发了第27届表扬教师嘉许状,获奖感言刊发在《星岛日报》上。2023年,我获得班主任工作研究会、香港华夏教育机构颁发的2022-2023年度优秀教学奖。前几年,我也获得汉华中学年度优秀班主任奖等奖励。这些荣誉,我当作是对我的认可和鼓励,因为我身边优秀的同事和师长也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是,荣誉都是过去,未来还等着我们去书写。
也正因为如此,我个人在生活中更加努力。坦白说,每个星期我都几乎奉献给了我的学校和学生。有些同学很想提升成绩,我就用周末帮他们辅导。我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力越来越好,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授课方法,提升同学们的成绩。当然,除了希望他们在应试上拿到一个好分数,我也希望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文学之美。更重要的是,不论现在还是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拥有家国情怀,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香港汉华中学中文教师许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