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15:38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10年来,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近日,国家安全部披露一批国家安全领域典型案例。成某作为我国稀土行业涉密人员,却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将工作掌握的涉密信息向境外公司人员提供,对我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虽然成某多次接受过国家保密教育,但是国家保密意识并不是很强,他并没有意识到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会产生什么后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近年来,像这样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在我国资源、粮食、网络、人工智能、意识形态等领域时有发生,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傅小强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网络、生物等诸多领域,并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拓展。
傅小强:“总体”它意味着系统性、全面性、辩证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把多个国家安全的要素放在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整体当中,加强前瞻性的思考、全局性的谋划、战略性的布局、整体性的推进。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习近平: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今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意味着香港特区顺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标志着香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在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斗善斗,打赢多场硬仗,有力地回击外部势力对我国内政的干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深入开展学校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组织学生赴李克农故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国安意识”红色研学活动。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副校长谢明:我们要将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以后我们将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
10年来,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实现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人民群众国家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