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柔科学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厚积成势,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持续聚集……一抬手,就会拍到各科课本封面,科技感十足!适配度拉满!
怀柔科学城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是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全球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怀柔科学城
突破怀柔科学城。强化以物质为基础、以能源和生命为起步科学方向,深化院市合作,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营造开放共享、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聚力建设“百年科学城”。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
于2020年6月正式成立,由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院士领衔,瞄准应用数学的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工程技术等领域战略需求,围绕数学物理与理论物理、材料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与数学相关的重大应用领域研究,推动我国应用数学研究实现新突破,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中心。
雁栖小镇
定位为国际化高品质生活社区,着重服务于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3.13公顷,分A、B、C三个地块实施。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将成为探测微观世界的“放大镜”,提升精密机械、光学、探测器等领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将广泛应用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研究。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国际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综合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极大提升我国在物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该设施将光、声、电、磁、核素、电子等成像模式融合,对人体结构与器官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将从宏观、介观、微观尺度为研究生命科学问题提供技术手段。
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
是“十四五”期间落地怀柔的第一个大科学装置,装置采用水凝胶复合物或添加了活细胞的高分子材料作为“生物墨水”,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对人体器官功能的多层次模拟,再现人体生理功能与疾病状态,提升我国在原研药筛选和评价方面的水平。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指标相适应,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
是一个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系统,将为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空间环境监测和保障体系奠定重要基础,将对空间环境的天气情况进行监测、预测和预报,保证卫星、航天器的安全。
怀柔两弹一星纪念馆
1958年,为承担“两弹一星”国家攻关任务,中国科学院在怀柔建立试验基地,从此“两弹一星”精神在怀柔传承。
城市客厅A地块中央活力环
城市客厅A地块位于科研装置集中区域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10.81公顷。主要包括研究型学院、科研办公、酒店、文化设施、配套商业、城市公园等,形成功能多元、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典范。活力环主要包含会议服务、展览展示、学术交流等功能。
怀柔科学城杯龙舟赛
2023年6月30日,怀柔科学城首届“科学城杯”龙舟大赛召开,参赛队伍由入驻怀柔科学城的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组成,大家挥洒汗水,共同献礼建党102周年。
资料来源:怀柔科学城
编辑: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