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北大师生走进昌平学子的课堂
2024-04-25 16:0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春风拂面的季节

一场高中与大学的“相会”

如约而至

近日,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参与的“科技教师之家基层行”活动,先后走进昌平一中本部和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本次活动内容——

明灯指引 筑梦青春

北京大学3位优秀学生代表同昌平一中27名学生开展了一次经验分享座谈会。昌平一中学生代表郭一诺、魏祎分别从专业划分和大学教育提出问题,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刘浩捷一一解答,并鼓励学子们突破认知的边界,跳出闭环,追寻自己向往的目标。

来自北大专家团队的专家邱世琛老师向昌平二中优秀学子代表进行了主题宣讲,详细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办学特点、课程理念,介绍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针对学习中常见的瓶颈问题,邱老师进行了细致、详尽的剖析并提供了丰富、有效、可操作性极强的学习路径,同学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收获颇丰。

课程观摩 收获好评

来自北京大学的专家团队走进课堂,感受师生互动的风采,并对老师们精妙的备课思路、稳准的授课节奏予以一致好评。

△昌平一中高二年级科技课堂

△昌平二中七位老师进行公开授课

优秀经验 名师分享

昌平一中本部,北京大学博士寇焜照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和科学研究经历,从理论层面对科学教育进行了整体的论述。对科学教育课程从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的角度进行了前瞻性的剖析和概述,启迪科学教师从育人的角度追寻科学教育的意义,达成科学教育的目标。

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师陈宏程老师,将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与会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后续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在昌平二中回龙观校区,北大附中马继云老师作主题为《基于PBL的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分享,从什么是项目式学习、为什么要用项目式学习、如何使用项目式学习3个方面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模式、特点及项目式学习的优势等,并结合真实教学案例为老师们呈现了项目式教学的流程和学生学习成果。

北大附中陈清伟老师作主题为《“科学育人,全员参与”助力教师队伍建设》的分享。陈老师介绍了北大附中的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提供了依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联动社会资源、科学课程建设为学生搭建科学教育发展平台的具体策略,并为老师们展示了信息、通用技术、研学课程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开展情况。

北大师生进课堂

高校中小学手牵手

培养科学精神

涵育时代新人

来源:北京昌平一中教育集团、北京昌平二中教育集团

审校:陈晨、纪茹馨、婉秋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