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也能拍电影?电影人对AI的拥抱与惧怕
北京新闻广播

2024-04-28 16:22 语音播报

热点

在刚刚闭幕的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首次开设的“AIGC电影短片单元”成为行业关注焦点。AI也屡屡成为多场论坛的核心议题,展现了学界与业界对此的关注和思考。这场“智能革命”将创作者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境地,重新定义了电影制作的可能性。人工智能与电影的碰撞将如何催生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用AI去追求影像美学风格

动画《致亲爱的自己》获得了本届北影节AIGC电影短片单元最佳影片。唯美的画风、细腻的情感、动听的音乐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本片导演、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老师童画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忘的创作经历:

童画: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AI于我就是智能手机,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大家要学会如何去跟它一起玩,还要去开发它能怎么玩。除了出作品这也是我们做的一次实验。特别感谢团队里面包括我们的小AI,就是它一点一点去完成我们每一个细节的要求。

主创团队在中国传媒大学虚拟沉浸与超高清影像实验室里进行绿幕拍摄后,进入AI相关工具的转绘。历经3个多月,主创运用目前的AI技术,在长镜头、肢体语言、人物表情、审美情感等方面探寻了AI动画创作的边界。

童画举例说,创作中最难的部分是团队要用AI工具训练出这部短片的影像和美学风格:

童画:像AI去生成一个东西的时候,很多就是工业糖水。但是我们想用LoRA练一个是具有我们团队或者我导演个人风格的东西。不需要我自己一笔一笔去画,AI帮助我去生成了30多版绘画风格。最终你用的时间并不在于AI的部分,而是在于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以及那个风格的部分,这个才是我们花时间最久的。

设置参数、发出指令让AI工具理解主创的意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童画坦言:

童画:明明数据都一样,为什么有时候会不行,我需要它更聪明。

但有时它也会带来惊喜,为主创打开新思路。比如,很多蒲公英的形象就在AI的加持下自由生长:

童画:刚开始蒲公英我们只画了一个简单的毛毛或者说我们只是做了一个粒子的效果,但是它在AI里面就出了得有三四十版,有一版它识别成了一个小的灯,毛毛到最后的时候会发光发亮,可能灵感来自于某一次它识别的错误。然后我们想可不可以在模型上面加一个灯过去,直接把它识别成会亮的灯。我们一直说的人机协作,可能现在要学习跟AI如何对话的语言。

一个人的电影

掌握了AI的入口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新世界”。获得AIGC电影短片单元最佳人气奖的影片是《冰火之春》,不同于一些影片是团队合作,这部8分钟的作品,陈家伟一人担任了导演、编剧、剪辑、作词等角色,片尾出现的一些人名其实都是他的笔名。在颁奖现场,他带着孩子走上舞台:

陈家伟:这是我其中两个孩子,在我们创作这部影片的时候,他俩也会帮我一起生成非常简单的命令以及点那个生成键,我去做饭,然后他们就一起,其实也是我的搭档。

陈家伟一直关注儿童题材,他做过绘本,做过导演,这次又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儿童题材AI电影:

陈家伟:我就希望它更纯粹一点,是全AI生成的一部影片。既然做了AI电影,那么我所有的音乐音效配音包括主题曲我就都想用AI来做。我写了一个很短的歌词,Suno几分钟就给我出了很多首,我就选了主题曲放进去还挺感人的,是关于妈妈的一个歌。音效包括雪地、喝酒、鸟叫这些声音都是用AI来生成。

影片讲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小男孩和父亲的相处。目前AI生成的人脸部表情和走路姿势还不太自然,陈家伟尽量在人物设定上给出一些合理性:

陈家伟:我的创作就希望整部影片看不清父亲的脸,还是记忆中的一种东西,那么AI本身也存在着这个问题,所以我才创作了酒鬼这样一个形象,他走路就是歪歪扭扭的,脸也是很滑稽的,在创作中你要融合AI的特点去创作。

陈家伟家里的工作台上有4台电脑,这部影片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陈家伟:其实这是创作上特别有乐趣的一点,就是你一个人真的就像在雕刻时光,就像你是一个编剧坐在那就能生产电影,这个体验是非常美妙的。AI的一小步是电影的一大步。人工智能最大的优点我觉得是它真的会帮助你实现很多东西,但是过程最美的就是所有的创作必须是人,必须是我,创作是离不开人的,所以人还是核心。

24小时创作 网友变伙伴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场智能与创意的融合是否能催生出一个全新的电影时代,但技术的变革无疑激发了许多年轻电影创作者的灵感。获得AIGC电影短片单元最佳视效的影片是《颅内花园》。在颁奖现场,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学生严湘宁终于在线下和另外两位小伙伴见面了:

严湘宁:我们就是一直当网友的状态,我们今天第一次见面。(你们的影片怎么创作?)就是线上聊去做创意,‘00后‘新的交友方式,现在其实有各种各样的一些方法让我们去做创作。

这部短片的主创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的5名学生。身在北京、杭州两地的他们,在线上的AIGC社区里成为了网友,因为这个项目又成为伙伴:

短片主创:《颅内花园》我们其实更想致力于把各种AI技术应用到我们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的各个方面,做了一次非常实验或大胆的探索,我们在24小时之内完成了这部片子。

严湘宁和他的伙伴们不断地跨界学习,拓展技能,开启新赛道:

严湘宁:我之前是做游戏设计的,Midjourney就是文字生成图片的工具出现之后,在我本科毕业之前临时我觉得我应该在AI的道路上去再做一些新的尝试,就转到了AI影片或者说动画。我们24小时做这个片子大家都很开心。它可能像一个接口一样,把我们通向了各种不同的领域。我之前并不会手绘动画,但是我通过AI,开始能够去画一些小的动画,它其实帮助我增长了一些全新的能力。

AI影像:

介于买家秀与卖家秀之间的存在

作为本届北影节首次开设的单元,AIGC电影短片单元吸引了来自6个国家的430支参赛团队,其中,中国团队数量占比96.98%。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艾胜英表示,大赛中的很多统计数据值得关注:

艾胜英:作品涉及到27个类型,前五是剧情、实验、动画、科幻、奇幻。参赛作品从1-18分钟不等,其中5分钟以内的短片数量占比80.47%。参赛团队平均人数为三人,其中,个人参赛数量占比47.91%。在年龄方面,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11岁,最大的60岁。参赛团队97.59%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在技术方面主要涉及到的是Runway、ChatGPT、Pika、stablediffusion、PixVerse、ElevenLabs这些比较常规的AI工具,以及传统工具里的Photoshop、AfterEffect等。

抛弃传统的电影生产模式,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影像究竟有哪些不同?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表示,AI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重塑了电影生产的流水线,而非仅仅提高效率这样简单:

王雷:以前的制作,我们说它是瀑布式的,像水流一样,你要完成第一步再到第二步,再到第三步。但是现在其实你直接生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画面,你对完整画面的控制不是通过前面的步骤,而是通过对这个工具本身来调整的。

“一键式生成”极大地突破了我们的想象力,但王雷同时指出,目前,AI生成的影像并非十全十美。考虑到剪辑连续性等困难,更多时候,创作者会面临“卖家秀“与”买家秀“之间的冲突:

王雷:Sora生成的视频大家觉得特别惊艳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去数Sora中的猫有几条腿,我数过,前腿就出现了三条。所以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处在这么一个特别有趣的环节,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看到demo的时候觉得卖家秀太好了,但是我们自己用的往往是买家秀,出来的东西不怎么样。

而在多数学者看来,现阶段人工智能在电影业中远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程度。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表示:

张卫:比如说‘演员’表演,你看他表情还是很生涩的,就是很机械的,不像真人的表情,另外就是好多动画电影表现出来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完全靠人工智能还做不到最好的一步。总体而言,大家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是还没有到达像下围棋那样整个就把棋手代替了,没到这个地步。

编剧导演下岗?

行业或将迎来一次洗牌

在公众纷纷对AI投以期待目光的同时,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担心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失业焦虑却始终存在。作为本届北影节AIGC单元的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唐俊淑指出:

唐俊淑:AIGC其实对我们行业内的创作者来讲,它的元年在2022年初就已经非常焦虑的覆盖到了我们所有人身上,几乎每天每周都在发生新的一些技术变革。现在在我们的创作流程上,很多环节都能够替代掉原有的一些简单技术工种,这个非常可怕。

对此,王雷则表示,AI并非人工的廉价平替:

王雷:前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工具人‘,我觉得人工智能干掉的是工具人,如果我们的工作里面没有任何创新,都是流程化的,没有任何需要能动性的地方一定会被取代。今天没有被取代,很可能只是因为这个工具还没出现。我觉得人工智能最终替代的是智力上的重复劳动,是脑力的搬砖。

而在电影《觅渡》导演宁敬武看来,技术革命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则是一次重新洗牌。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技术的赋能让才华更容易被看见,也让创作平等更容易得以实现:

宁敬武:你可能是一个戏剧学院的学生,写完这个剧本之后,你可以生成这个剧本的动态两小时的样片,就是我以样片的形式给别人看。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对真正有才华的人是非常好的,给才华一个翅膀,给想象力一个翅膀,我们会看到我们更想看到的东西。

乐观之余,现实隐忧也始终无法被忽略。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指出,我们对于AI的理解切忌简单化,惧怕或一好百好的态度都有失客观:

王长田:坏的一面显而易见,比如说会让好的创意、独特的创意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借助AI我们创意会不断迸发,雷同化的情况一定会出现。AI总体来讲是一种大众审美,它生产出来的产品跟每个人独有的情感、独有的审美是一种相矛盾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它会在某种程度上消灭独有的审美。

未来已来

追逐科技狠活还是坚守创造?

那么,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天平两端——一边是对科技与狠活的追捧,一边是对原创性劳动的坚守,如何让两者尽可能处于平衡状态?在坏猴子影业动画顾问吴文聪看来,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影视创作始终应该回到人这一命题本身:

吴文聪:我觉得技术发展肯定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应该是基于新的这种技术去创造新的视听语言,新的idea,不要再沉溺于各种很行的活,追求技术流,还是应该去回到创作本身,回到人本身,这个是我觉得最核心的。

一方面,要利用新兴技术提高创作自由度和表现力,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艺术的持久魅力,对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肖永亮表示,进入到AI时代,创作者需要清晰地意识到艺与术的边界:

肖永亮:以前我们把艺术是作为一个词儿,实际上艺术里面是包含两方面,艺是人的天分,一种情感表达的创意部分,而术呢是技术,就是完成创意的这个过程和技巧。现在人工智能几乎能够把你所有的术这一块全部给迅速的有效完成,这就使得我们未来的创作更要注重个人的个性化创意,你的创意去引导你的创作。

光影世界,未来已来,一个令人憧憬的电影新纪元正呼之欲出。而当下,时代正呼唤更多技艺融合的交叉型人才出现。华为云创新部技术专家徐迪表示:

徐迪:AIGC这个领域其实属于交叉学科,可能做工具的是一些理工男,但是使用工具的是一些艺术家,所以得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