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应急宝典:应急总医院专家教你旅行中如何打好“保胃战”
2024-04-29 11:14
关注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人们纷纷规划出游行程,期待在旅途中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时光。然而,在旅行中,由于环境变化、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我们的胃部健康很容易受到威胁。因此,打好“保胃战”成为了我们旅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下面,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兼感染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晓川从旅行中饮食如何选择、旅行中如何注意餐饮卫生、出现胃肠道疾病如何调整饮食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实用的保胃建议,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假期。

一、旅行中饮食如何选择

1.尊重地域特色,合理搭配

在旅行中,各地特色美食无疑是一大亮点,品尝当地美食也是旅行的重要体验之一。然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食材选择,有些食物可能并不适合我们的胃部。因此,在选择食物时,我们既要尊重地域特色,又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偏好。

首先,我们可以提前了解目的地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选择那些既具有代表性又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比如,在四川地区,麻辣火锅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但如果你对辣度有所顾忌,可以选择微辣或清汤口味的火锅,同时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和小吃来平衡口感。

其次,在选择食物时,我们要注重营养均衡。尽量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胃肠道疾病。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来选择食物。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选择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凉面等;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可以选择一些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炖汤、火锅等。

2.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容易加重胃部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因此,在旅行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度摄入油炸、烧烤、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清淡的食物,如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制作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口感清淡,而且能够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其次,对于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我们要适量控制。可以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水果或酸奶等食物来中和口感,减轻对胃部的刺激。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避免过度饮酒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酒精和糖分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部负担,甚至引发胃肠道疾病。因此,在旅行中,我们要适量饮酒,尽量选择白开水、淡茶或果汁等健康饮品。

3.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旅行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兴奋、忙碌等原因而忽略饮食的规律性。然而,暴饮暴食不仅会加重胃部的负担,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因此,我们要尽量保持饮食规律,按时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首先,我们要合理安排三餐时间,尽量保持固定的进食时间和频率。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我们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午餐和晚餐则要适量控制,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和脂肪。

其次,在旅行中,我们要注意控制饮食量。不要因为美食的诱惑而过度进食,也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进食。可以选择多次少量进食的方式,让胃部逐渐适应新的饮食环境。

此外,我们还要避免在睡前大量进食。睡前进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失眠等问题,影响旅行体验和身体健康。因此,在睡前一至两小时内,我们应尽量避免进食,让胃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综上所述,在旅行中选择合适的饮食对于保护胃部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要尊重地域特色,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旅行的乐趣,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假期。

二、旅行中如何注意餐饮卫生

1.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在旅行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选择卫生条件好、口碑佳的餐厅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餐厅的卫生状况:

首先,查看餐厅的卫生许可证。正规的餐厅都会有相应的卫生许可证,并且会悬挂在显眼的位置。通过查看许可证的有效期和颁发机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餐厅的卫生管理水平。

其次,观察餐厅的环境卫生。进入餐厅后,我们要注意观察餐厅的整体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桌椅、地面是否无污渍、无杂物。同时,还要留意餐厅的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考其他游客的评价和推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其他游客对餐厅的评价和推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餐厅的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

避免在街边摊点随意进食也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街边摊点往往存在卫生条件差、食材来源不明等问题,容易引发胃部疾病。因此,在旅行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在街边摊点随意进食,选择正规的餐厅就餐。

2.注意餐具消毒

餐具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饮食安全。在选择餐厅时,我们要关注餐具的消毒情况。一些餐厅会提供一次性餐具,这些餐具相对来说更为卫生。但如果没有一次性餐具可供选择,我们可以观察餐厅是否对餐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比如,餐具是否摆放在消毒柜中,是否有明显的消毒标识等。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自备餐具。自备餐具不仅可以避免餐厅餐具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还能体现环保理念,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开水或酒精棉片对餐具进行二次消毒。在就餐前,用开水冲洗餐具或使用酒精棉片擦拭餐具表面,可以有效去除细菌和病毒,提高餐具的卫生水平。

3.留意食品新鲜度

在点餐时,我们要留意食品的新鲜程度。新鲜的食材不仅口感更佳,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

首先,观察食材的颜色和气味。新鲜的食材通常颜色鲜艳、气味正常。如果食材出现变色、发霉或有异味等情况,很可能是不新鲜的,应该避免选择。

其次,注意食材的保存方式。一些食材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如果餐厅没有提供相应的保存设施,或者食材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那么这些食材的新鲜度就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对于海鲜等易变质的食物,我们要特别留意。海鲜的新鲜度对口感和健康至关重要。在点餐时,可以询问服务员海鲜的来源和捕捞时间,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同时,要确保海鲜烹饪熟透,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总之,在旅行中注意餐饮卫生是保障胃部健康的重要措施。我们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关注餐具的消毒情况,留意食品的新鲜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地享受美食,度过一个愉快而健康的旅行。

三、出现胃肠道疾病如何调整饮食

1.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在旅行中,一旦出现胃肠道疾病的症状,我们应立刻就医,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饮食建议,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休息和特殊的饮食调整。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并调整饮食,以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2.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胃肠道疾病期间,消化系统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减轻胃部的负担。这些食物应该低脂肪、低刺激,并且易于被身体吸收。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稀饭、面条、蒸蛋等作为主食,这些食物不仅易于消化,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可以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等,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适量的瘦肉和鱼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胃肠道组织。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胃肠道疾病期间,我们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导致疾病恶化。

因此,我们要远离油炸食物、辣椒、冷饮等,并尽量减少咖啡、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同时,我们还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盐分,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

4.小份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胃肠道疾病期间,我们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小份多餐的饮食方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胃部不适。每餐的食物量应适中,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同时,我们要注意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以减轻胃部的消化负担。此外,饭后避免立即躺下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

5.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腹泻是胃肠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容易导致脱水。因此,在疾病期间,我们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除了饮用温开水外,我们还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同时,要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以免加重脱水症状。

此外,我们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葡萄、黄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总之,在胃肠道疾病期间,我们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采用小份多餐的饮食方式,并注意补充水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我们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恢复身体健康。

专家推荐

刘晓川,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兼感染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技术擅长: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在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炎性肠病、慢性便秘、肝硬化、脂肪肝、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胆道疾病如结石或肿瘤引起的梗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及食管、胃和大肠早癌和癌前病变的诊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消化系统危重和疑难病,如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休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黄疸、腹水、腹痛、腹泻、消瘦等诊治方面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方面技术过硬,胃肠镜操作10000例以上,超声内镜、内镜下胆胰疾病的相关ERCP技术(如内镜下胆管取石、胆管放置支架解除胆道梗阻等),熟练掌握胃肠息肉、腺瘤、早癌的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消化道狭窄的内镜下扩张及放置及取出支架;内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胃石的内镜下碎石;内镜下取食管、胃肠异物等。

学术兼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介入诊疗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内镜超声医师分会委员。

学术科研:承担院级和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9项,获部级科技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论著3部。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策划: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鹏

审核:刘晓川

监制:彭雪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