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剧出新——北京人艺导演、演员 闫锐
北京日报

2024-04-30 07:48 语音播报


北京人艺导演、演员 闫锐

传承心语

人艺这个艺术殿堂里艺术家辈出,每一代人艺人,都在坚守传统、传承经典,同时又都不惧改变、敢于创新。这种人艺精神在一代代传承。

“秉承人艺传统,续写新的光荣。”高挂着红色横幅的北京人艺排练厅里,根据老舍名著改编的话剧《正红旗下》正在排练。

台上,是濮存昕、杨立新、梁丹妮等众多人艺名角。台下,导演桌旁站着该剧两位导演冯远征和闫锐,他们时而对着演员给出一些提示或意见,时而彼此交流几句。当新的一场排练开始时,冯远征授意闫锐按响导演铃,这也意味着将更多重任压在了这位40岁的新一代年轻导演身上。

闫锐4岁便开始学习京剧,6岁时就登上央视春晚演唱《铡美案》,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国家京剧院工作。2004年,他怀揣梦想,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如愿进了北京人艺。

北京人艺,群英荟萃。闫锐觉得,自己虽然毕业工作了,却仍犹如在一所大学堂里,身边的演员和导演,每人都像一本书,身上有着他学不完的东西。在人艺,他参演了《茶馆》《天下第一楼》《日出》《名优之死》等二三十部大戏,每一部都让他收获颇丰。从身边的演员身上边看边学,闫锐也受到启发,发挥自己的戏曲特长,让人物更加饱满生动。

这两年,在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的支持下,闫锐更多地投入到了导演工作当中。联合执导话剧《正红旗下》时,他和冯远征导演带领整个剧组,沉下心,认真研究老舍先生的各种资料和著作;遵循北京人艺的创作传统,去老舍故居、报国寺、小羊圈儿胡同等各地采风;请历史、民族、戏曲以及古代礼仪等各界专家学者前来讲座;又在北京人艺的排练场里,精心打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这部恢宏巨作搬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

传承经典,更致力创新。

和冯远征联合执导话剧《张居正》的过程,闫锐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一部不一样的历史剧。”无论从导演手法、表演方式,到视觉呈现、舞台表达,都让观众耳目一新。闫锐说,从冯远征的身上,他既看到人艺老一辈导演的精益求精,又看到了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的创新能力。

2021年,闫锐迎来了自己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大戏《原野》。闫锐也勇敢地迈出了探索“中国话剧民族化”的一步。

像戏曲演出一样,闫锐在话剧舞台左右两侧配上了乐队,而且,这支乐队里既有西洋乐器,还有大唢呐、锣鼓镲等民族乐器,配合着剧中人物的独白、对白进行演奏,渲染人物内心的波澜。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闫锐最初也心怀忐忑——观众是否能接受?“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看似并不相通的两种形式,竟也能自然融合,看来艺术形式间并没有壁垒。”“将最难排的曹禺作品排出了时代新意。”当听到年轻观众这样的评价时,闫锐颇受鼓舞。

“从焦菊隐先生开始,北京人艺就推崇‘中国话剧民族化’,从戏曲中借鉴了很多东西,讲求‘用话剧艺术的形,来传戏曲艺术的神’。”闫锐说,“在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道路上,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继承,同时用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去发展和创新。”

劳动,改变中国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