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 17:26
4月29日,2024年北京书市在朝阳公园圆满落幕。本届书市展期11天,共接待读者33万人次,其中,首设的“旧书新知·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热度颇高,中国书店、孔夫子旧书网、上海图书有限公司等40余家古旧书店齐聚一堂,吸引了大批古旧书“发烧友”的目光。
古旧书市火热到什么程度?据北京晚报报道,在书架前、书桌旁、展示柜旁,专门赶来“进货”的读者、戴着手套翻阅古书的书迷以及古籍修复师等行家络绎不绝。书市最后一天,仍有许多“旧书虫”意犹未尽,一买就是几十本。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地翻看,一个书架接着一个书架地挑选,一麻袋接着一麻袋地搬运——书迷苦苦的寻觅、甘甜的收获,诠释了读书人身上勤奋求索的精神特质,印证了经典书籍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旧书,就像失散多年的老友。还没翻开封面,单是古旧的装帧,就带着岁月浸染的亲切感;字里行间,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保留、对官方文库的补充,更让旧书具有重要的阅读、学术或馆藏价值。唐代诗人白居易收到诗友书信时感叹:“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把这两句诗用在万千读者与旧书的交情上,再合适不过。即便未曾谋面,仰慕旧书大名也像与其相识已久;而一读进去,沉浸在旧书描画的场景、铺陈的知识、凝练的观点、积淀的力量中,又像结识了新的知己,让人体会到以书为友的幸福和共鸣。
旧书找到新知己,读者找到新知识,旧书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读者也获得淘书的快意。读者与旧书喜相逢,离不开城市对旧书流通的倡导和促进。近年来,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北京将繁荣旧书市场作为建设“书香京城”的重要抓手,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旧书品鉴及售卖活动。4月27日,“旧书新知·读书育人”高校旧书市集活动在北京大学举办,北大教授乐黛云等所著图书的签名本被读者围抢购一空;4月20日至21日,海淀区一场“大学生旧书市集”颇具趣味,100个摊位组成旧书“淘”乐园。去年底,报国寺书市重磅回归,不少书迷冒着严寒到访,既是为了淘书看书,也是为了重温这一京城著名书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政策为旧书打开条条流通之路,延续了故纸堆里的文化基因,扩充了爱书人的知识视野,赓续着古都北京的文化血脉。
现代化城市对古旧书业的扶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古旧书本的喜爱,形成了新旧交融的文化景象。古旧书的魅力需要发现,更需要培植、开拓和创新。目前,北京已基本形成经营渠道丰富、流通体系完备,覆盖北京、辐射全国的旧书交易体系,但旧书业如何上新的命题,仍会在城市文化建设的高速运转中得到更精确的解析。为市民提供多元购书选择,为书商铺垫更大展示平台,为开创古旧书的新局面推波助澜,是城市必须肩负的文化重任和时代使命。有了旧书这抹新香,北京的春天更加书香四溢,北京的四季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