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水下曲棍球公开赛举行 “水下魁地奇”正逐步为人所知
京报体育 | 记者 邓方佳

2024-05-03 18:49 语音播报

体育

5月2日至3日,第十六届北京市体育大会——第二届北京水下曲棍球公开赛暨2024飞淼杯4对4北京邀请赛在朝阳区金盏国际体育小镇举行。此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承办,北京飞淼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金盏国际体育小镇、上海威龙水下曲棍球运动俱乐部、成都威风之力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水下曲棍球是什么

随着比赛开始的哨声吹响,双方各四人从底线相对出发,全力划向水池中央。临近中央,选手又猛地“扎”进水里,开始拼抢沉在水池底的球。这是2日水下曲棍球比赛的开球场面,随后运动员在水中持黑白两色球棍相互拼抢,通过将球攻入对方球门从而得分。

水下曲棍球,这项结合了曲棍球与冰球元素的独特运动,因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曾被誉为“世界十大最奇特运动”之一。其比赛方式与哈利·波特电影中巫师们骑着飞天扫帚进行球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还在年轻人中得到了“水下魁地奇”的昵称。

水下曲棍球可简单理解为双方各多人持短球棍,在水下争夺扁圆形铅制球后攻入对手球门,在通常为3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得分多的队伍取胜。这项运动由上世纪50年代英国潜水爱好者发明,运动员佩戴面镜、呼吸管及护嘴、短球棍、脚蹼、手套和水球帽进行竞技。

这项运动不仅易于学习,快速上手,而且乐趣无穷,对提升心肺功能大有裨益。由于水中的阻力作用,其运动风险相对较低,被视为与游泳、慢跑同样具有健身效果的运动项目。

本次公开赛,汇聚了来自中国、法国、哥伦比亚、韩国等国内外共16支队伍参加。比赛分为成人组、青少年初中组和青少年小学组三个组别,形式包括混合赛和俱乐部赛,旨在满足各类人群的参赛需求,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中国水曲项目的发展

北京人梁玉龙过去是一名潜水爱好者,2014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并爱上了水下曲棍球这个项目。此后,他在北京联系到了几位水曲玩家,并在2015年发起并组织了水曲北京俱乐部,这也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水下曲棍球俱乐部之一。俱乐部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飞行员、老师、艺术家、企业高管、自由职业者、学生等等,大家因水曲走到了一起。

梁玉龙介绍说,因水曲球是特制的内置铅块的球,过去国内没有售卖,他们都必须通过海淘才能购买。

2015年,梁玉龙就与上海、成都等地的水曲队伍合作,组织起了第一届水曲“中国杯”锦标赛,并在随后几年连续举办,有力推广了水曲这项运动。2019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首届全国水下曲棍球锦标赛在山东烟台举行;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水下曲棍球公开赛在广西举行,这都是中国水下曲棍球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

而在国际赛事方面,由梁玉龙率领的水曲中国男子大师队在去年参加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第21届水下曲棍球世锦赛,这是水曲世锦赛历史上第一次有中国队伍参加,中国男子大师队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梁玉龙说:“由于我们起步晚,所以我们这一批队员可能在水平上还与国际强队有差距。但随着现在练水曲的孩子越来越多,也涌现出许多高水平小选手,相信随着他们的成长,中国水曲未来在国际上的成绩将越来越好。”

水下转播为项目推广助力

此次第二届北京水下曲棍球公开赛相比上一届,国际队伍数量有所增加,其中来自哥伦比亚的参赛队伍里,还有拿过世锦赛冠军的选手在其中。此外,参赛的青少年选手数量也有所增加,年龄最小的选手仅7岁。

作为水曲北京俱乐部创始人,梁玉龙也积极投身于青少年水曲人才培养,2022年的水曲全国青少年公开赛,北京队获得了亚军的好成绩。梁玉龙表示,我们非常欢迎各年龄段,有意接触水曲的朋友,一起来到水曲这个大家庭。

但目前水曲仍然是一个小众、新兴项目,据介绍,限制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选手的对抗、拼抢都在水下进行,水面上的观众很难看清,影响了项目观赏性。

所以此次比赛,通过安装水下设备,实现了多机位转播,观众通过手机可实时观看直播。记者也在现场看到,有手提水下摄影机的摄影师,跟运动员一起在水中“上下翻飞”,记录着每个精彩镜头。梁玉龙说:“未来我们还将在转播质量、转播机位数量等方面下功夫,力求让这项运动让更多人看到、看懂。”

此次公开赛旨在进一步推广水下曲棍球运动,为选手搭建竞技交流平台,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也为大众提供了观赏高水平竞技比赛的机会。此外,近期北京市体育总会还将携手各市级体育协会,围绕匹克球、漂移板、卡丁车等一系列新兴和小众体育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搭建赛事平台,为体育爱好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运动体验。


编辑:邓方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