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昌平消费市场“花样翻新”,多景区客流“爆棚”,吃饭等位、打卡排队……在这样的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下,看看你贡献了多少?
旅游——5340.46万元
全区42家重点旅游监测单位累计接待游客63.27万人次,与2023年相比增长3.35%,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340.46万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2.57%。
“五一”期间,居庸关“夜长城”开放,“明潮嘉年华”活动的第二弹——“明潮时尚月 街舞劲长城”在居庸关长城开赛,国风音乐节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奏响……我区各景区音乐演艺、文化市集等活动轮番上演,“旅行+演艺”成为假日文旅消费新风尚。
据统计,我区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8.71万人次,与2023年相比增长1.68%;累计实现收入3743.77万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14.59%。
其中,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累计接待游客24.95万人次,实现收入508.67万元,客流量与文旅消费均呈现上升趋势;乐多港假日广场推出了一系列休闲娱乐旅游新产品、新业态,集聚火热人气,累计接待游客21.94万人次,累计实现收入3015.43万元。
此外,我区“五一”假期旅游出行住宿市场也呈现上涨趋势。数据显示,旅游住宿累计接待游客2.81万人次,与2023年相比增长17.15%;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75万人次,与2023年相比增长61.63%。
商业——3.2亿元
据商务局对全区30家重点商业零售企业监测数据显示,我区累计实现销售额3.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4.5%,累计客流量237.2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54.8%。
“五一”期间,4个重点商圈重点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2.2亿元。在乐多港万达广场,区商务局与北京乐多港万达广场联合举办2024年昌平消费季——“五一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激发消费品迭代换新需求;超极合生汇“超极RELAX”系列活动也十分火热,“五一”期间累计实现销售额6924万元、累计客流量81.9万人次;此外,龙德广场商圈顺应数字化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小程序推出积分当钱花活动满足更多顾客的消费需求,销售额增长21.43%。
全区重点监测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830.2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6.8%;累计客流量5.5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3.22%。超市消费回温明显,累计实现销售额2993.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消费在五一消费中表现抢眼,区商务局联合抖音集团、融媒体中心上线“dou趣昌平2024昌平消费季”推流话题。截至5月5日话题视频获得3865.7万次播放量。
我区将持续发挥好全区优势禀赋资源,结合“2024北京消费季”做好昌平消费季IP打造计划,推出全区消费“1+10+4”方案,即1个启动仪式、10项区级标志性精品活动(草莓节、温泉节等区级活动)、4类特色主题引导全区N场活动的全年融合消费计划,增强与市场主体联动合作,实现消费场景、消费业态的有机叠加,将融合消费发展落到实处,探索形成融合消费发展的“昌平标杆”。
图文/向凌潇 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