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8 18:04
为解决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西城区创建“父母食堂”品牌,推动养老助餐点建设,提升老年助餐服务保障水平。目前,西城区“父母食堂”养老助餐点已达到305家,服务量突破每周6万单。
位于广外街道的幸福食光老年配餐中心,每天一到中午饭点儿,这里总是座无虚席。冬瓜鸭块、肉末烧三鲜、炒合菜……香喷喷的饭菜,让不少老年人成了这里的回头客。据统计,这里每周服务老年人达4000多人次,在全区305家“父母食堂”排名第一。
“我们这里主打小碗菜,每份菜250克左右,量小、花样多,老年人花十来块钱就能吃好。”老年配餐中心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这里的工作人员和白菜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一套人马”,所以饭菜的口味都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量身打造。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菜湾驿站的老年餐特别火爆,但由于空间较小,服务人群有限。于是,他们和街道为驿站的老年餐团队找了空间更大的点位,建起了这家老年配餐中心。新点位专门制作老年餐,让更多老年人吃上了可口的饭菜。
广外街道共有38个社区,是西城区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街道之一。目前,街道已建设35个养老助餐点,提供助餐服务60万人次,服务人次为全区最多。此外,月坛街道、德胜街道的养老助餐服务量也排在前列。
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城区“父母食堂”点位已从最开始的70家增长到目前的305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点位91家,老年配餐中心9家,企事业单位食堂7家,社会餐饮企业161家,社区助餐点34家,集中配送中心3家。“社会餐饮企业是养老助餐服务的有益补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该负责人介绍,西城区对纳入“父母食堂”的养老助餐点进行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支付结算、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服务公示,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养老助餐服务的质量水平,使老年人在“父母食堂”能够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父母食堂”除提供堂食外,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网上预订、电话预订、送餐上门等订餐方式,并为老年人提供小碗餐、自助餐、称重餐等多种选择。支付方式上,除了支持刷老年助残卡,“父母食堂”还支持银行卡、手机支付,并尝试人脸支付试点工作,方便老年人支付。目前,全区“父母食堂”服务量从最初的每周3000单,已增长到每周6万单以上。
下一步,西城区将按每千名老人建设一家养老助餐点的标准,累计建成不少于320家“父母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