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10:34
飞机缓缓降落,激动的心情却已迫不及待。舷窗外,一条条环线,灯火明亮,好似一幅独特的画卷。北京,这个我期待已久的城市,终于就在眼前。旅途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心中忐忑又夹杂着一丝从未有过的快乐。我走下飞机,舒展筋骨,大呼一口气,感觉真不错。如果说,旅程是新的冒险,那这一次的挑战,印象格外深刻。
这次来北京,不是专门的旅游,而是研学。身为一名中学生,我在招商局举办的“香港青年读书月”活动中发挥得不错,得到了这次宝贵的研学机会。我叫符绩远,2005年出生,目前在香港香岛中学读五年级。小学时,父母便送我来香港读书。我活泼好动,喜欢“捣蛋”,上蹿下跳地一路升到中学。我读的是理科,专攻“物化生”,尤其爱物理。但我成绩最好的却是中文,我想这得益于学校“中文教学天团”的培养,更是血脉里的传递。
此行之前,我从未到过北京。只知道那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一座距离遥远但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我对北京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媒体报道,以及《四世同堂》《茶馆》等书和影视剧,有太多未知的东西想要探寻。第一晚,下了飞机后,我们一群人就来到了“水立方”、国家奥体中心。漫步在奥林匹克广场上,白炽灯光四散而开,“钢铁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呈现出别样的美。
也许是上天的祝福,在北京的那几天,天气出奇的好。大街小巷也满是繁花新叶,处处洋溢着生机。我与小伙伴们游览北大校园时,走到一座雕像下,他有着一嘴浓密的八字胡,戴着眼镜,气定神闲地望远,眼眸满溢希望之光——他就是李大钊先生。不远处,又有一座雕像,他的面庞在我孩提时代就已刻在脑海——蔡元培校长。他推动了教育改革,培养现代化的萌芽。那句“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一直萦绕于我的耳畔……
未名湖畔,我们临水而行。伸手感受风的抚摸,脑海里也不断回顾李大钊先生、蔡元培校长的人生际遇。他们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上,以天地苍生的福祉为念。我不由问自己,现在的我该如何去做?看着身旁路过的北大学子,向往之情油然而生,更激发我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我想学而用之,继而传承之,尽己所能,展华夏之美,也是我们香港学子应有的理想和抱负。
在北京的那些天,我未曾见识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由感叹,读了十几年书,竟不如走上一趟旅程。我看到了故宫的雄伟和历史的沧桑,红墙黄瓦尽展工匠之美。我久久站立在屋檐下,看榫卯与斗拱,那些纵横交错的姿态,静心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瑰宝,在一栋栋建筑上生动展现着。这些古建筑的美,应该让更多人看见,让世界看见。
美不只看得见,更能喝得到。那晚我们齐聚老舍茶馆,一边欣赏戏曲表演一边品尝大碗茶。那小小的茶馆,承载着北京人的烟火气息;那小小的茶杯,杯壁上刻印着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点滴;而这小小的茶叶,凝缩的是老北京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态度。让我明白,文化展现生活,生活传递文化。茶中曲,曲中人,人间烟火现京味儿。热闹的茶馆,让人倍感心安,至今回味无穷。
我回到香港已有一个月了。繁忙的学业使我不能歇息,但我与祖国的感情越发紧固了。这次难忘的研学之旅,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富饶广袤,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除了北京,烟花扬州,旧时金陵、今日南京,星火之芒、“魔都”上海……这些都是我最宝贵的回忆,值得一辈子铭记。对于未来,我已有了大致目标:考入香港的大学,就读航天航空工程专业。小到当个修理飞机的工人,大到参与国家的科研事业,只要能做内心喜欢的事,我都非常满足。《劝学》中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会珍惜时间,将研学归来的体悟转化成满满的学习动力,为考入理想学府做最后一年的冲刺。希望我未来能学有所成,为国家为香港做出贡献。
——香港香岛中学五年级学生符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