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名剧再度搬上人艺小剧场舞台 冯远征为演员们的“痛苦”感到“惊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润 方非

2024-05-14 08:27 语音播报

文娱

5月12日,北京人艺两部年度新创大戏《永定门里》《悭吝人》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5月13日,一部人艺小剧场新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又在期待中与媒体见面。该剧改编自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由冯远征担任艺术指导,张彤导演,孙大川、龙一仪、王佳骏、杜子俊主演,将于6月6日起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上演。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发布会合影 方非摄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虽然是一部小剧场戏剧,却具有沉甸甸的分量。这是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的尤金·奥尼尔具有自传性色彩的经典作品。全剧以詹姆斯·蒂隆一家一天之内的日常生活为主线,用草蛇灰线的写作手法,通过一幕幕的对话逐渐揭开伏笔,将一个家庭数十年来的创伤抽丝剥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进而产生强大的戏剧张力。

北京人艺曾上演过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天边外》等早期代表作,这一次把奥尼尔成熟期的重要作品《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再次搬上人艺小剧场舞台,不仅选择了年轻演员担纲主演,还特邀了90后导演张彤再度与人艺合作。但正如该剧剧名,正在排练当中的演员们感觉如“在漫长黑夜中摸索”。他们在分享自己排练感受时,也不约而同都用到了“撕碎”“毁灭”“痛苦”“艰辛”这样的词语。在剧中扮演父亲蒂隆的演员孙大川更是坦言:“我是一个比较擅长演喜剧的人,这次演悲剧,是我个人艺术生涯中的第一次,真的不那么快乐,很痛苦,每天都在一种自我撕碎、自我毁灭的过程中。导演把这部戏称之为‘心理现实主义’,我把这次排演体验称之为‘对于演技与理念的自我毁灭与涅槃重生’。”

该剧艺术指导、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却对此感到“惊喜”:“他们说的都是实话,这个戏很难排,因为距离他们的年龄和生活都很远。但排演这样的作品,就是想让我们的青年演员跟大师对话,让他们能够得到成长。所以他们的痛苦,让我觉得惊喜。因为只有经过煎熬,经过痛苦,才能蜕变。”

冯远征透露,刚刚落幕的《悭吝人》剧组虽然排的是喜剧,但最开始在排练厅创作时也很痛苦,但最终演员们经历了痛苦的煎熬,收获了演出成功的幸福。冯远征坦言,自己目前不会给演员们太多指引和鼓励,“我就先让他们痛苦,因为只有自己寻找到光明,才能真正走出去。”

冯远征把“痛苦”中的年轻演员们,放心交给了年轻的特邀导演张彤,因为他看中张彤导演“能够以一种慢慢浸润的感觉,让演员有所蜕变”。这已经是张彤导演第三次和北京人艺合作,此前她曾受邀担任濮存昕导演的契诃夫戏剧《海鸥》的导演助理;又为北京人艺独立执导了俄罗斯戏剧《长子》;这一次挑战尤金·奥尼尔的名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她依然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工作状态,首先带领演员们一起把剧本“吃透”,但是出了排练厅,她就要求演员们放下剧本:“我老跟演员们说,出了排练厅就不要再想排练厅里的事了,回家以后也不需要看剧本背剧本。我希望他们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和戏剧本身有内在的连接,有生活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如果一直活在戏里,有些东西就太虚幻了。”

冯远征认为,观众走进剧场看戏也是如此,“当一个人走进剧场,看到的虽然可能是一部悲剧,但通过剧中角色把自己内心的痛苦释放出来,会觉得有一种温暖的感觉,甚至可能有豁然开朗的解脱之感,这是更有意思的。”

对于和剧院外导演合作,冯远征表示,随着人艺编导培训班的推进,今后将成为常态化。“人艺虽然不乏后备人才,但我们无法把所有风格化的导演都集中到北京人艺。北京人艺有句话叫‘一戏一格’,当我们需要有新形式的戏剧表现,需要新的探索和创新来丰富自己的作品库时,一定会从剧院外寻找优秀的艺术家,不拘一格,不管是大艺术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只要能跟人艺契合上,我们都愿意。但我们未必要把好导演都招到人艺,合作的方式,能给大家互相都有更大的自由度。”


编辑:王润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