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华润双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王茗辉

2024-05-21 11:33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面临的发展命题。

今年是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85周年。华润双鹤董事长、党委书记陆文超表示,站在新起点,立志创新转型、做百年民族药企的华润双鹤,将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美好期待。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强劲推动传统业务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8年11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简称“集采”)以来,仿制药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拥抱变化是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陆文超表示。华润双鹤主动拥抱集采,积极应对行业变化与挑战,制定“低成本、大规模、多品种、高质量”的战略方针,主动谋取集采带来的发展机遇,持续对慢病、输液、儿科、肾科等原有重点产品线进行深化与优化,至2023年底,华润双鹤共有28个产品中选和续约国家集采。2023年,华润双鹤在原有十二字方针的基础上,增加“强创新”,进一步明确研发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低成本、大规模、多品种、强创新、高质量”十五字方针的有效落地,进一步将华润双鹤带上了强劲的发展道路。2023年,华润双鹤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6%,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3%,跑赢行业增速。

如今,华润双鹤正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持续推动传统业务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基转型,满足民生用药需求。

在研发端,华润双鹤加快差异化仿制药布局,围绕五个方向打造核心技术平台,加快技术带头人引进、产品管线丰富与产线建设,现每年平均有20多个产品获批、30多个产品报批,2023年当年更是取得25个产品获批、45个产品申报的成果。

在生产端,输液生产基地通过基地整合、产线升级、减员增效后人均劳产率几近翻倍;通过归集文号、转移盘活产能等卓越运营举措发挥大规模生产基地“大而强”优势;做精做透肾科、精神/神经、抗凝、女性健康等5个专科基地;建设高水平孵化基地。为响应新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华润双鹤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制定绿色工厂创建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规划,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制定“生态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并全部治理完成;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环境影响。目前,华润双鹤旗下有3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4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3家获评省级健康企业,3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在营销端,深化营销模式转型,持续强化研产销综合能力,利用持有2000余个产品文号的优势,近年重点解决临床卡脖子技术难题,恢复生产替尼泊苷注射液、白消安注射液等一批差异化产品,以产品力塑造为核心升级专业化学术推广。同时探索电商新模式,将清利(地喹氯铵含片)作为近年首个OTC产品全终端布局,在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搭建营销体系,该产品上市首年在B2C市场OTC咽喉类销售额占比达到第一。

在原料药方面,落实原料制剂一体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产业链延伸/双循环发展,目前华润双鹤以原料药为主的外贸业务,出口规模超8亿元,覆盖全球近50个国家。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强劲推动研发创新与战新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华润双鹤积极承接“大国重器”功能定位,以科技前沿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紧紧落实“三个围绕”全面加速技术平台建设,发挥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国家队、排头兵”的功能。

一方面,做实小分子创新平台,围绕小分子创新靶点和机制,持续深耕Fascin蛋白靶点和BEPro前药技术平台,深化六项技术能力提升,拓展在肿瘤、退行性疾病领域的Smart Follow布局,目前该平台有10个创新药项目,多个项目在开展概念验证。

另一方面,在合成生物、小核酸药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立国企竞争优势,一是拓展创新生物疗法,启动小核酸赛道布局,针对肝内靶向、肝外靶向,确定该领域的发展思路与实施路径,相关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围绕国家战略导向,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并购神舟生物作为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基地,并于2023年成立合成生物研究院,落地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昌平),搭建了分子构建等四个技术平台,引进领军人才及核心技术团队30余人,构建三级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体系。“同时,华润双鹤还积极谋求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已与20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交流。”陆文超董事长说,“公司将通过研发—中试—产业化三级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实现合成生物领域产品的全链条产业化,这是我们在探索合成生物赛道上的差异化举措。”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平台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申报,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公司旗下企业还积极参与“专精特新”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现有2家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企业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强劲推动向数字产业化转型

数字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药研发,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运营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华润双鹤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战略六大举措之一,从夯实业务线上化基础向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转型,推进数字化在营销、智慧供应链、智能制造、智能研发、运营管控的全方位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覆盖率已达60%,有效支撑了公司从产业数字化向数字产业化发展转型。华润双鹤现共有四个场景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如今,华润双鹤正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华润双鹤将加速智能仓储等智能制造场景推广,探索未来输液“灯塔工厂”打造之路。通过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化转型,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华润双鹤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地增强核心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保大国民生、铸大国重器,努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王茗辉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