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回收到他国环志雀形目鸟类!外观普通名字怪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2024-05-21 15:11 语音播报

城事

一只没有巴掌大的鸟儿有多能飞?5月21日,记者从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环志工作站获悉,在开展春季鸟类环志工作时,该站回收到一只已经被环志的灰头鹀(wú),环志信息显示,它来自远在千里之外的蒙古国。

这只灰头鹀,灰不溜秋的,在外行人看来,和麻雀差不多。它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东北及中部部分地区是它的繁殖区,长江以南是它的越冬区,在北京常见于较低海拔的林地及湿地草丛、苇丛等生境中,大多为旅鸟,也有少量越冬个体。

“我们发现这只灰头鹀已经被环志,它右脚上佩戴着一只金属标志环,环号为HELGOLAND GERMANIA 91135182,我们向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核查,它竟然来自蒙古国,是于2022年9月27日在Khurkh鸟类环志站被环志的。”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环志工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雌性灰头鹀是北京市首次回收到其他国家环志的雀形目鸟种。这次回收,作为灰头鹀迁徙动态的重要记录,为研究该鸟种的生态分布及迁徙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

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鸟类环志是通过给鸟类做标记,经回收后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特别是研究鸟类运动生态的一种研究方法。开展鸟类环志对研究北京地区鸟类迁徙、物种生态学、候鸟群落构成及变化情况、珍稀物种保护研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环志工作站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经环志到鸟类15目37科120种,截至2024年春季共有373只鸟类被再次环志,包括棕头鸦雀、银喉长尾山雀、沼泽山雀、灰头绿啄木鸟、黄喉鹀、小鹀、树鹨、红角鸮、震旦鸦雀等。

记者了解到,其中环号为C22-4564的雌性星头啄木鸟,首次环志时间是2014年9月30日,在2022年9月30日又被回收,是翠湖湿地目前从环志到回收时间最久的鸟,长达8年。还有一只环号为B183-8976的雄性黄喉鹀,首次被环志是2015年10月15日,之后又分别在2017年10月、2019年12月被回收,可谓是翠湖鸟类环志工作站的“常客”了。

“这些回收信息表明翠湖湿地公园内鸟类自然状态生活良好,公园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已成为许多候鸟越冬以及繁殖场所。”海淀湿地野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淀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