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出炉,北京要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雪柠

2024-05-22 10:30 语音播报

热点

5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总规划师、新闻发言人石晓冬介绍,规划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本市将构建5000公里以上的各级绿道网络,推动绿色空间加速向城市建设空间渗透。

据悉,《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市园林绿化局组织编制。规划于3月27日经二十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4月2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

石晓冬介绍,规划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的发展目标,形成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国首都人居环境典范。

规划提出,深化构建全市“一屏五带、两轴三环、九楔十五片”的空间格局。其中,以太行山、燕山为生态森林屏障,以永定河、潮白河等5条河道贯通山水人城,以两轴展现大国首都形象,以3道公园环构建游憩体系,以9条楔形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本市还将划定15片花园城市精华示范片区,打造精品首都花园名片。

在风貌特色上,本市要构建“两山一湾、两轴统领、五环骨架、多廊串联”的景观结构和“远山—近山—城廓”3个层次的山城景观格局,加强5条大型流域及水库周边建设管控及风貌引导,凸显山形连绵壮丽,彰显水势壮阔蜿蜒,传承老城历史文脉,展现城市时代风貌。

以“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为主题,本市要加强植物色彩搭配设计,构建观格局、观山水、观历史、观风景的四季观景视廊体系,形成25个重点管控视点和49条战略视廊。

绿色空间要向城市建设空间加速渗透。根据规划,本市将构建5000公里以上的各级绿道网络,加强城市绿道的骨架联通作用。同时,多线协同织补绿色网络,加强城市道路慢行网、绿道网与滨水慢行网多网合一规划设计。此外,本市还将推进265条重要道路林荫化建设,保护和延续老城大树遮荫的景观效果,让群众更多享受到“抬头就是绿荫”的慢行生活。

花园场景就落在市民身边。石晓冬介绍,本市将从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4个层次入手,塑造街道、商圈、办公等8类花园场景,打造功能复合、健康韧性、全龄友好的生活空间。

石晓冬表示,下一步,本市将细化花园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建设标准,和街区控规、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等有机结合,使各个规划衔接成一张大蓝图。在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动的模式下,各区将编制年度实施计划,谋划重点示范项目,梳理行动任务清单,尽快形成各区花园城市建设特色名片。

北京花园城市这么建!发布会解读

编辑:孟紫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