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把今年打造成“三国合作跨越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7 20:57 语音播报


今年是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20119月,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在韩国首尔建立,使中日韩合作成为东北亚唯一设有常设秘书处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首尔举办前夕,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接受了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他表示,本次峰会成功举行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国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改善双边关系、稳定地区局势。中日韩合作是面向未来的合作,三国应继续携手,共同应对挑战。秘书处希望把2024年打造为三国合作跨越年

中日韩肩负重大责任

时隔4年半举行的第九次中日韩峰会备受瞩目。李熙燮表示,此次峰会将成为三国合作在疫情后恢复和正常化的契机,重振各个合作项目。当前全球保护主义盛行,中日韩三国面临着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因素、供应链重组、东北亚局势不稳定等复杂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

“中日韩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世界24%李熙燮列举说,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内,中日韩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占40%;而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三国GDP之和占比更达到83%。在全球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2,日本世界第4,韩国排名第13三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比很大,我们肩负的责任也非常重大,有许多挑战和危机。我们需要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寻找应对危机的良方,参与数字化、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倡议等全球趋势。”

李熙燮说,当前在中日韩三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这个问题上,中日韩都占了“第一”,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中国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韩国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日韩必须在老龄化问题上密切合作。

朱鹮是三国友谊的使者

在李熙燮看来,此前中日韩合作遭遇阻碍,主要还是由于疫情中断国际交往带来的影响。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也时常出现波动。但他仍然对中日韩合作充满信心。“中日韩合作是面向未来的合作。”李熙燮说,尽管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但也必须着眼长远,面向未来,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共同应对。

李熙燮曾任韩国驻日本福冈总领事。去年9月出任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一职后,他立即忙碌了起来,在三国拜访各主要部门、合作机构,出席活动,努力推动中日韩合作进程。今年3月,他在西安出席了朱鹮杯第三届中日韩青年演讲比赛。“朱鹮是三国友谊的象征,也是中日韩秘书处的吉祥物。”李熙燮与记者聊起了朱鹮与中日韩三国的故事。

被誉为“东方宝石”“吉祥之鸟”的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备受东北亚各国人民喜爱。由于环境的变化,朱鹮一度销声匿迹。1979年,朱鹮在韩国境内绝迹;1981年,日本对最后5只野生朱鹮进行人工饲养,但未能成功繁育。也正是在1981年,中国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中方的精心保护和繁育,促成了朱鹮这一珍稀鸟类命运的逆转,朱鹮也随之扮演起中日韩友好使者的角色。

1999年,一对朱鹮从中国被送至日本新潟县佐渡朱鹮保护中心饲养,很快孕育出第一只雏鸟;2008年,中国朱鹮开始在韩国繁育。目前,日本境内野生朱鹮已超过500只,韩国繁育出的朱鹮也达到500只以上。

打造三国合作跨越年

采访中,李熙燮多次强调中日韩合作是“面向未来的合作”。他透露,在近期所做调查中,三国大多数受访者都认同中日韩合作的重要性,希望三国合作能够被进一步推动,这一调查结果令人鼓舞。

汉字是中日韩三国共同的文化土壤。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已连续两年举办年度汉字评选活动。2024年的年度汉字是“交流”,上一年则为“和合”。李熙燮说,经历数年疫情后,我们再次意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24年是后疫情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三国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中日韩合作进一步拓展了三国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深化和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秘书处希望把今年打造成三国合作跨越年

李熙燮介绍,接下来,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将重点推动亚洲校园项目,这是旨在促进青年一代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的大学生交流项目,还将重点推动中日韩青年峰会、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大使项目等。通过启动包括八个交流项目的青年交流网络,扩大和深化东北亚未来的青年交流。秘书处每年都会选择三国的三个城市开展文化交流项目,推动东亚文化之都网络名人行等有助于振兴人文交流、加强地方交流的项目。通过不断扩大基层民间交往基础,为三国合作未来发展夯实基础。秘书处认识到了三国之间人民好感度和信任度下降的挑战,也将致力于加强公共外交、促进相互理解。

“我是理想主义者,我有着远大的目标,但我也是现实主义者。在三国合作方面,我之所以是理想主义者,也是因为我是现实主义者。在现实当中,我们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也有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携手合作。”李熙燮说。

观天下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