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10:58
十年间,城市副中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一年一个新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实现“蝶变重生”。城市副中心聚焦“3+1”主导功能定位,重点培育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建设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等十大重点功能区,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赋能,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
十年间,城市副中心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从交通的互联互通到生态的共保联治,再到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见证了京津冀这片热土的巨大变化,与雄安新区在创新协同、产业协作等领域全面对接,实现了“一核引领,两翼齐飞”。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年间,城市副中心坚持传承好、保护好、运用好大运河,运河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了通航,沿线古籍得到更好保护。大运河旅游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5A级景区成功获得创建,通州大运河文化带已经成为内涵丰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产业兴旺的大运河金名片。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年,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十年,近年来通州区与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合作,实现了新闻资源的共享,采编力量共用,发布平台共通,融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们还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支持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发展,布局视听产业集聚区,配套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办法,进一步推进视听产业聚链成群、集聚成势。
大运河不仅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十年奋进,共谱新篇,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保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大运河,让大运河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