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12:01
为积极推动构建翻译事业发展新格局,发挥翻译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及国际影响力,5月25日,在纪念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北京市翻译协会共同举办首届“翻译与文明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翻译行业及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学生等近300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程维主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常宇在开幕式致辞表示,翻译是文明互鉴的基石,也是国际社会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桥梁。随着新时代国际传播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入推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翻译能力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自1964年建校以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培养中外人文交流人才,推动促进对外交流工作。学校积极倡导基于“一手资料”翻译和在对象国实际开展调查基础上的区域国别研究,并努力建设一流翻译平台和队伍,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大翻译任务,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上午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翻译协会前常务副会长陈明明以“中国特色文化概念的定义和翻译”为题,以“文明”的定义及其英文表述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文明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明”概念英译等为例,详细阐述了文明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方法,以及如何确保翻译的准确性,确保更有效地传播中国声音。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籍专家、日本岩波书店原总编辑马场公彦围绕“近现代日本翻译中文书的历史和特点”,梳理分析了中日两国在知识交流领域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深入探讨了中国相关译作所展现出的倾向性与独特特征,以及当前中日之间知识交流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聚焦“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进程中的中译外人才培养”,指出在新时代新文科的背景下,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核心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面对新技术、大数据、大语言模型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亟需对翻译人才数字素养的提升给予充分重视,深化学生对翻译技术及数字技能的创造性理解、掌握和应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彭天洋教授“中国特色话语国际传播的非线性、外部性和条件性——从‘新质’的英译说起”的主旨发言,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话语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强调在推动中国特色国际话语的生产、传播与批评时,必须超越仅就话语本身的讨论,聚焦具体案例在特定条件下的真实表现,切实提升中国特色话语国际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著名汉学家、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顾彬以“语言,概念与文明——略谈文化和翻译的关系”为题,深刻剖析了文明翻译概念与相关周围环境的紧密关系,通过对不同国家“文明”深层次内涵的阐释,揭示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特色,强调译者要深入领悟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精准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他通过对比不同语言间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展现了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并倡导进行立体化的翻译实践,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各国文化精髓。
研讨会下午设置了三个平行论坛。“中国经典与世界”论坛系统讨论中国哲学、文学等经典著作的海外翻译、诠释与传播情况,探究经典作品翻译对于学术思想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深远意义。“翻译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论坛立足大国外交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深入探讨如何高效译介中国思想理论、道路制度、政策主张,促进国际社会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新时代的中国。“人工智能与翻译的未来”论坛聚焦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领域带来的新挑战,探讨现代科技与翻译行业的深度融合路径,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中国翻译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助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