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速度比眨眼还快!人形机器人如何所感即所动?
亦城时报 | 作者 孙艳平

2024-05-29 15:16 语音播报

城事

机器人之所以行动缓慢,感知端处理速度慢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到人形机器人,实现高度灵活和精确的手眼协调能力一直是技术挑战之一。

4月27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发布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资料图片)

北京犀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犀灵视觉)用一款拇指肚大小的芯片,便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推出的像素级感存算智能视觉传感器芯片,通过视触觉感知提升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能力,或通过搭载液态镜头,为机器人打造‘仿生眼’。”企业创始人、CEO冉亮介绍。

“通过像素级感存算一体技术,我们将感知和运算集合在单传感器芯片上,使得从视觉感知到触觉响应的整个过程更加迅速。”冉亮说,这一技术的实现,模仿了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的独立处理机制。相当于每个处理单元负责图像中的一个或几个像素的感知和存储,并同时进行数据处理。该芯片大大减少了从视觉感知到触觉响应所需的时间,能实现上千帧、甚至最快可以达到10万帧/秒,即10微秒的延时(眨一次眼平均需要400000微秒),有助于真正实现人形机器人所需的瞬时“感-算-决-控”一体化的性能。

“不仅如此,我们还和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团队合作,使用灵犀的像素级感存算智能视觉传感器芯片,搭配液态镜头,能为人形机器人打造‘仿生眼’,实现自适应和快速对焦。”冉亮说。

犀灵视觉传感器芯片还能应用于工业检测相机、生物和医疗检测、ARVR眼镜以及无人机等广泛领域。自2021年在北京经开区成立以来,犀灵视觉推出了2款自主研发的传感器芯片,其中首颗像素级感存算智能视觉传感器芯片已实现量产交付。冉亮说:“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北京亦庄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我们刚开辟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合作,就是在北京亦庄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始对接的。”

接下来,犀灵视觉将不断迭代技术产品,研发更小尺寸、性能更高的传感器芯片,加速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医疗检测、VR眼镜等场景的应用推广,争取今年能实现1000万元营收的突破。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