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 | 120多个有关古人脑洞大开的话题
北京日报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作者 顾问

2024-05-30 11:12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当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遥远的古代,不禁会好奇:在没有现代科技支持的古代,人们生活是如何的?没空调没冰箱,古人怎么过夏天?古人上厕所居然是一件危险的事?他们如何度过炎炎夏日?古人能听懂我们说话吗?

……

关于这一系列让人不禁浮想联翩的问题,在北京日报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一套新书《古代人的衣食住行》中,都能找到详细的解答。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

王磊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 读客文化

古人怎么过夏天、上厕所、谈恋爱?一本书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古人也吃火锅吗?古人如何学外语?脑洞大开的67个话题,涉及生活、情感、饮食、文化、社会5大主题,从先秦讲到明清,从衣食住行讲到社会文化,展现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65张精美插图,直观感受古人日常生活的真实画面。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2》

王磊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 读客文化

古人怎么上班、买房、过夜生活?古人近视了怎么办?古代的彩礼和嫁妆送什么?古人的工资有多少?脑洞大开的60个话题,涉及职场、家庭、百科、食物、休闲、司法6大主题,从先秦讲到明清,从衣食住行讲到社会文化,展现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88张精美插图,直观感受古代人衣食住行的真实场景。

这套书参考了二百多篇专业文献,邀请复旦大学专业历史学者审校。作者王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但平时的历史教学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于是产生了写作本书的想法,以其深厚的历史知识和15年全国重点中学的历史课程丰富的执教经验,为我们展现了从衣食住行到社会文化的古代生活全貌。带入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古代世界。

古代有没有消防队?

在古代中国,执金吾和武侯铺都是治安机构,兼职消防。最早的消防队诞生于宋朝,名为“潜火铺”,“潜火”就是灭火的意思。

潜火铺的数量与该城市的规模大小有关,一般建在城区内地势较高的地方。潜火铺内搭建有“望火楼”,楼的基座有九米多高。站在望火楼上,附近城区一览无余,可及时发现火情。望火楼内配有旗帜和油灯,用来发出火情信号。白天,举一面旗代表外城着火,举两面旗代表内城着火,举三面旗是最高警戒,代表皇城附近着火。如果晚上着火,则用举油灯代替举旗。潜火铺的灭火装备一应俱全,如大小水桶、云梯、火叉、大索、铁锚等。

古人如何打广告?

很多人以为广告是现代特有的商业宣传行为,直到工业社会后才出现。实际上,中国古代就已经有广告了,而且也是随处可见,古人同样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意。作者总结认为可以根据传播范围与效果划分为三种类型:门前标志广告、声响推销广告、远程宣传广告。

门前标志广告,是指在店铺门前做相关装饰,一来吸引大家,二来宣传商品服务。酒楼一般会在门口或屋顶插一根杆子,上悬旗帜,称为“望子”或“幌子”。旗帜上面会写店名或主打商品名,起到广告的作用。如在《水浒传》里,景阳冈酒店门口的望子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

但门前标志广告的宣传范围较小,一般只有过往客人和周围住户能看到。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古代还有声响推销广告。《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种吆喝广告今天也常见,比如我们童年经常听到的“磨剪子来,戗菜刀”等。

古人的夏天生活怎么过?

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人们如何度过炎炎夏日?书中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的智慧。他们利用自然的风、水等元素,创造出了各种消暑的方法,如扇子、凉席、冷饮等。大户人家会在厅堂上方安装拉拽式风扇,一大片扇叶差不多有门板那么大,由丫鬟拽根绳子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此外,古人会把风扇放在水池或冰块后面,送出来的风就是凉的,这其实就是古代的空调。还有人会在风扇前摆很多盆鲜花,这样送出来的风都是香的!

古人有“厕所危机”?

古人上厕所最大的麻烦还不是缺纸,甚至可能把命搭进去!上古时期,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如厕。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书中提到的晋景公“如厕,陷而卒”的故事,让我们对古人的厕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古代,厕所的设施确实相对简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古人能听懂我们说话吗?

答案是不能。

古人即使讲白话文,发音也是古汉语发音,和我们现代汉语的发音大不相同。那为什么用普通话读唐诗还是很押韵呢?其实这是因为中古音的韵母和今天的韵母差异不太大,特别是平声韵(句尾押韵字为一声或二声)的唐诗,今天读起来依然押韵。但你如果读上古音时代的《诗经》,就会发现不怎么押韵了。

是不是很有趣?《古代人的衣食住行》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国的120多个日常生活全貌的话题,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还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同时,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中国的独特魅力。

《古代人的衣食住行1、2》

王磊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 读客文化

京报读书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