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14:14
昨天午后,疾风骤雨突袭京城,尽管持续时间短暂,但同时带来雷电、大风和冰雹天气。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本市大部地区出现8至10级短时大风,共有5个气象站的极大风速达12级。从预报来看,今天白天风力也不小,预计有三四级北风,阵风可达六七级,市民出行需注意。
昨天上午,京城还是艳阳高照,不过,早6时的天气预报已显示下午会有分散性短时雷阵雨并伴有大风。午后天气突变,从13时40分至14时45分,市气象台接连发布雷电蓝色、大风黄色和冰雹黄色3个预警,提示14时至19时,本市自西向东会出现雷阵雨天气,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7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小冰雹,阵风可达9级以上,山区局地可达11级以上,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冰雹。
15时许,天空突然阴沉下来,瞬间白昼如夜,多区上演疾风骤雨。截至昨天1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4毫米,城区平均5.6毫米,城区最大降雨在丰台太平桥,达到12.9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在房山南河,为27.3毫米,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出现在房山南河,达到7.3毫米/小时(15时至16时)。风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截至昨天16时45分,三大预警先后解除。
昨天这场雷雨过程中,本市大部地区出现8至10级短时大风,共有5站的极大风速达到12级(除海淀北安河站外,其余4站为高山站);极大风出现在丰台千灵山(海拔427米),为37.2米/秒,达13级。
昨天20时,市气象台又重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到今天17时,本市有三四级偏北风,阵风六七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8级以上。
解读
为何风雨来得猝不及防?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介绍,一般强对流天气发生要满足三个条件:动力抬升条件好、高低空温差大、水汽条件充足。从昨天这场降雨情况看,前两个条件都很充分,特别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雷蕾说,根据短临监测情况,昨天中午前后,在张家口地区出现了对流云团,气象部门一直持续关注,13时30分许,对流云团率先到达北京西北部山区,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整个过程发展速度非常快,仅一个小时左右就从山区抵达城区,带来一场疾风骤雨。
为何实行分区预警?
市气象局实行分区预警,针对昨天天气情况,延庆区气象局在中午12时45分率先发布雷电蓝色预警,并提示伴有大风和小冰雹,随后接着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为何不直接发布全市气象预警?对此,雷蕾解释,对流云团从山区到城区的下山过程中,会出现减弱、加强或维持的情况,“减弱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提前发布全市预警,有可能出现西北部山区下完雨后,到城区雨已经没了,这样的预警也就没了意义,所以会实行更有针对性的分区预警。”雷蕾说,这个过程其实是预报最难的地方,因为在对流云团发展过程中,对流的强度会直接跟周边环境发生相互影响,随时有可能出现变化,而这种变化无法提前很长时间知道,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判断。
为何雨不大风这么大?
针对昨天降雨过程中的大风情况,雷蕾表示,昨天的水汽条件不太好,导致雨量不大,但是降雨云团到了低层比较干燥的环境里后,蒸发会非常明显,这种蒸发就会造成空气加速下沉,更有利于形成明显的雷暴大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