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6月9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结合全国科技周及北京科技周专场活动开展科普游园会活动,本次科普游园会主会场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
国家植物园(北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园内生态环境优越、植物种类众多、自然景观优美,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6月1日至6月2日,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广场前将开展科普游园会“一园一品”特色科普市集,这里包括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所属13家单位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最具特色的科普互动项目,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感受公园科技成果、景观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
此次科普游园会国家植物园(北园)也将开展多项精彩的科普活动,其中 “快闪讲解——花园中的秘境”环节分别在五感园、儿童园、容器园等设置专题展板,并在6月1日设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快闪讲解。
同时,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二层设置“阳台花园”区域,使用了新、奇、特观赏植物40余种近100株,向公众展示独特的景观特色的同时,让公众更加了解建设花园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并为游客提供一份清凉与宁静。
在主会场科普市集国家植物园(北园)的展位中,6月1日“花园里的新品种原来是这样出现的”环节结合国家植物园(北园)玉簪新品种培育科研成果,面向公众开展杂交育种实验展示,了解育种学家工作等内容。6月2日“食虫植物是怎样吃虫子的呢?”环节向公众介绍食虫植物的种类、特点和生态功能,展示食虫植物的捕食过程。
“珍稀植物迷宫大闯关”环节以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和动物为主要知识输出内容,参与者通过互动游戏循序渐进地认识保护动植物。VR体验“植物寻宝”环节基于植物园科普导赏线路中的VR导赏线路,引导公众围绕科普馆寻找目标植物。
国家植物园(南园)也将在本次科普游园会主会场中开展两场科普活动,“你吃牡丹籽油了吗?”环节将展出牡丹花茶、牡丹籽油、牡丹面膜等牡丹周边产品,展现完善的牡丹产业链;在“植物的灵魂”——精油的产生与利用环节中,通过对植物腺毛的观察与科研人员的讲解示范,使参与者了解类型不同植物腺毛、腺毛的发育过程及生物学功能,了解芳香植物精油抗菌、抗氧化等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
此外,国家植物园(北园)现有品牌科普活动,来自科学家的讲座——万物共生大讲堂,以及“描绘美好环境” 植物科学绘画活动也将在科普游园会期间进行,围绕中国特有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科普讲堂,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届时活动招募信息将发布在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