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近视防治指南,提出4种近视矫正和控制方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瑶琦 柴嵘

2024-05-31 17:07

头版

5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针对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提出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4种方式。

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曾发布《近视防治指南》。此次由该委牵头,组织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对旧版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

对比旧版指南,新版指南将“单纯性近视的矫正措施”更新为“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提出单纯性近视者不仅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矫正获得清晰的远视力,儿童青少年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近视进展的速度,避免近视度数过快增长也十分重要。指南提出,矫正和控制包括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4种方式。

此外,指南介绍,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儿童青少年首先要保障户外活动的时间量,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不仅在学校要多进行课间户外活动,而且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也要积极进行户外活动。

新版指南还介绍了对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及并发症的治疗,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开展近视防治服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等,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为什么近视既要重视防控又要重视治疗?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表示,预防和控制对于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近视不仅要预防和控制,针对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及并发症的治疗也应引起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视,既要提升近视的防控能力,加强近视的科学防控,又要对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及并发症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减少致残致盲。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