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墙、文创堂、研学区……白塔寺药店焕新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方非

2024-06-02 12:33 语音播报

北京新闻

中药打卡墙展示各种药材,互动体验区秀出中药传统技艺……6月2日,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药店焕新亮相。百年老店打破传统药店固有形式,变身可以零距离体验中药文化的“趣药店”,让人们购药之余,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始建于1872年的白塔寺药店已有152年历史,其前身是比邻而居的琪卉堂与大和堂,百余年来,药店曾历经多次重装改造。1953年,琪卉堂、大和堂药店被收归国有,成为中国医药公司北京市公司第二门市部。上世纪70年代末,“国营二门”与西城区药材公司机关在原址合盖了一栋五层大楼,1980年重新开业后正式更名为白塔寺药店。2013年,为配合阜景文化街改造,药店降至两层并重装,彼时修建的“鹿鼎”式明清风格外观也保留至今。今年,药店又迎来全新升级。

走进焕新重装的白塔寺药店,一片中药打卡墙映入眼帘,艾叶、栀子、芡实、麦冬……各类有机药材被装进一个个透明玻璃盒中,铺满整墙。在旁边的互动墙上,各种药方被做成立体“魔方”,顾客们只需旋转“魔方”,就能看到不同药方所用的药材实物,还能扫描二维码观看药师讲解,了解药方原理。

绕过打卡墙走进店内,站柜台售药的传统形式被全新的开放式货架取代,处方药、非处方药、非药品区的分区一目了然,顾客们不仅可以自由选药,也能在咨询台接受药师的指导。药店二层完整保留开放式中药饮片调剂区和妙应堂中医诊所的同时,创新设立了文创堂,展出冰箱贴、香囊等各类融入中医药文化的文创产品。

“改造后环境更好了,逛起来更有意思了。”家住附近的刘女士说,药店升级后变得更加年轻时尚,不仅满足了购药需求,也像一座中药博物馆,让人们全面感受中药文化。“您瞧,这里还展出了活药材!”在药店二层,刘女士第一次见到蜈蚣、水蛭、土鳖虫等能入药的小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白塔寺药店还新设互动体验区,开展各类中医药研学活动。“今天我们带来的是中药蜜丸和中药水丸传统技艺体验。”药师们正现场展示中药炮制过程,刚制作好的山楂丸口感酸甜,吸引顾客纷纷品尝。6月3日至9日的研学活动体验周期间,顾客们还能参与中药灵芝盆景、中药团扇、端午香囊等研学活动。

近两年,一批药店老字号都跨界开咖啡厅,吸引年轻人光顾。在白塔寺药店,“耀咖啡”也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人们不仅能在一层的红墙边感受胡同的悠闲时光,还能端着饮品来到三楼露台,与美丽的白塔面对面。记者看到,经过改造升级,露台如今也变得更加惬意,波浪造型的天幕、成排的木质桌椅,让拍照更出片。

“通过此次升级,我们也开启了‘趣药店’的新理念。”白塔寺药店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种模式还将陆续复制到其他门店中,通过“药医养食文”全面发力,让老字号焕发新魅力。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