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14:12
端午将至,6月8日至10日,市公园管理中心将推出民俗体验、文化展演、科普展览三大板块35项端午特色游园活动。市民游客可关注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公众号提前了解活动详情。
“瑞草送福”等妙趣横生
近年来,游古典园林、观文化展览、体验非遗与汉服妆造等成为“新中式”旅行的热门方式。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多样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间底蕴。今年,市属公园在端午假期带来诗词民俗展示、国风汉服游园、制香包粽、植物识别等游园文化活动,将节气农事、民族传统、名园典故、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优秀文化贯穿于节日游园中。
与端午相关的植物、诗词和民俗在今年的游园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据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6月8日至10日,国家植物园(北园)“端午节里的植物故事”、中山公园“花样端午”、玉渊潭公园“瑞草送福”等活动,将以自然观察、生态导赏、互动讲座等形式,带领游客识别植物,开启夏日文化科普之旅。
包粽子打香篆祈愿安康
在天坛、陶然亭、玉渊潭、香山等公园,市民游客还可现场体验射五毒、画朱砂、旱地龙舟、佩五彩绳以及编香囊、包粽子、打香篆、搓香丸、调香包等传统节俗,祈愿安康,感受独属于端午节的仪式感。
部分市属公园将以多种形式展出与端午相关的古诗和现代诗词。陶然亭公园第十九届端午诗词展、紫竹院公园“诗情画意说端午”微展览、颐和园“诗韵端午 趣赏园林”等,将伴随主题音乐会、互动游戏等形式开展。与此同时,颐和园榫卯拼插、北海公园五福花中国结制作、国家植物园(北园)掐丝珐琅手作、景山公园压花团扇制作等活动,也将增强市民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节日文创带来特别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市属公园的精品展览和活动也将在假期“上新”。由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管理处承办的系列精品文物专题展“园说Ⅵ ——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首次上线,透过镜头带领网友“走进”颐和园博物馆,领略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北海公园“清风海上来——扇子文化艺术展”8日在画舫斋开幕。
节日期间,市民游客还可到景山公园观看“四季有时·顺时而作——中华二十四节气农事文化展”,到园博馆聆听文学典籍故事,以及夏季园林的草木之声和民族器乐的古雅乐章。
6月8日,漫步香山公园主干道,还可欣赏国风汉服游园展示。玉渊潭公园以古装舞蹈及非遗展示等,在樱花小湖开启奇幻巡游。天坛、北海、紫竹院等公园开辟文化市集,现场有端午节日文创、公园特色文创展示和大运河世界遗产非遗摊位集中展示。
奇观
端午节赏“飞龙在天”
6月天象剧场将上演“星月童话”:角宿一伴月、土星伴月等接连登场。一个小高潮出现在6月10日端午节,一条“飞龙”将现身天际。
4日18时左右,水星以极近距离与木星相合。4日和5日凌晨日出前,两者位于东北方低空,仿佛在“亲密接触”,留给观众不到半个小时的观赏时间。
10日端午节,苍龙七宿升至南天,上演“飞龙在天”。北京古观象台专家王玉民说,苍龙七宿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咽喉,氐宿代表前爪,心宿代表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14日至17日,月亮在室女座中运行。14日21时左右,月掩室女座β,月相刚过上弦,恒星从月亮的暗面一侧消失时更容易观测。两天后,月亮来到角宿一附近。天黑后,观测者可看到两者相伴的场景。
6月剧场还有常驻嘉宾——观众向东方眺望,能看到美丽的银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明亮的夏季大三角闪烁在地平线上空。王玉民说,夏季银河中,有许多明亮的星云与星团。利用简易的双筒望远镜,观测者就可以看到这些白雾状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