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改造,北京地铁站点重现老城生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04 15:19 语音播报

热点

14条地铁线、66座站点——在首都功能核心区,轨道交通网越织越密,站点周边的公共空间也迈上品质新台阶。

东四路口西北角,被称为隆福寺东院的地铁6号线东四站织补工程于6月3日交付,7个特色院落由建筑大师操刀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崇雍大街与簋街交会处,北新桥站周边增加3000多平方米的绿色林荫空间,方便居民休闲健身。北京正用“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方式,推动轨道交通与老城协同发展,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相得益彰。

织补地块❶·东四站

大师手笔让遗留地“变废为宝”

走出东四地铁站东北口,马路斜对过就是隆福寺街。在近几年的改造中,街巷南侧一度设立围挡,如今围挡拆除,行人视线豁然开朗,古朴而简约的坡屋顶建筑露出真容。

“东四路口西北角的这个地块,我们叫地铁6号线东四站织补地块。”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东四织补项目项目经理曾广桃介绍,地块上有6号线东四站的E、F出入口,5号线的A出入口,还有风道、紧急疏散口、设备用房等地铁附属设施,总建筑规模约5.3万平方米。

所谓“织补”,就是通过一体化设计,对地铁施工完成后遗留的空地进行修复和更新,把地块与周边街区“编织”起来,填补功能短板。

初夏午后,记者提前探访了这片即将投入运营的崭新建筑群。这里共有地上三层、地下四层,其中地下三、四层为车库、地铁设施等,能增加200余个停车位;地下一、二层及地面首层为文化商业空间,并与地铁5号线、6号线连通;地上二、三层主要为7处院落单元组成,可提供商业、文化、餐饮等综合服务。院落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连通,穿行其中,颇有曲径通幽之感,随处可见的透空材料让阳光自然洒入,带来优美的光影变幻。

“7个院子都是大师手笔,这个露台花园就是其中一个院子。”项目总工程师李孝贤步履不停。记者顺着指引看到,地铁E出入口外,架高的树池通过洞口穿入二层露台,既是天然的结构支撑,也为小广场提供采光、增添绿意。旁边的院落设计为贯穿地上地下的筒形庭院空间,顶部为阶梯形看台,可远眺老城风光。街角处,高低错落的混凝土模块未来将与植物结合,如同“悬浮”的山林,形成独特的绿化景观。地铁的诸多附属设施都被巧妙隐藏在建筑之中。

如果说地上建筑是看得见的亮点,那地下空间就是“看不见”的难点。

“由于临近运营中的地铁5号线与6号线,且是地下4层的结构,经过专家论证,项目的地下部分采用了罕见的盖挖逆作法。”李孝贤解释,逆就是倒着,地下部分施工时,不是从基坑施工做起,而是先做柱、梁和顶板,待顶板浇筑完成后,再依次把地下一、二、三、四层从土里“抠”出来。

“逆作”的特殊做法,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却能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确保地铁运行安全。据介绍,项目团队向地面打入了92根钢管柱,钻孔深度达到50米。经过对施工技术的反复研究,加上先进机械设备的引入,每根柱子的垂直偏差被控制在0.05度以内,撑起庞大的结构骨架。

展望

打造融合艺术与商业的跨界舞台

地铁6号线东四站织补地块项目组建了设计工作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李兴钢,知名建筑师朱小地、王辉带领团队共同参与,并由李兴钢工作室对整体效果进行汇总把控。

整体看,这片建筑群既彰显现代感,与新潮的文化商业氛围相契合,又富有古都古韵,与周边的胡同建筑和谐共生。这种和谐感,来源于街巷肌理的统一与建筑风貌的协调。建筑群内,一纵三横的步行道沿袭清朝胡同,并与周边胡同贯通,延续胡同街巷的历史记忆。建筑外立面使用陶土砖,三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砖块随机排布,营造出自然古朴的质感。“光是立面的样板墙我们就来回做了四五次,从10多个厂家里反复去挑选、比对,来实现设计效果。”李孝贤说。

在后期运营中,该项目被命名为隆福寺东院,是隆福寺二期的一部分,预计于6月启动试运营。未来,这里将联动国际品牌,打造成为融合艺术与商业的跨界舞台,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织补地块❷·北新桥站

站点路口亮出“京韵门厅”

拆除围栏,补种绿植;增补行道树,形成连续林荫道;建设小公园,满足居民需求……近期,北新桥地铁站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有“京韵门厅”之称的北新桥路口焕新亮相。

在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B出入口,新亮相的街角小公园吸引了不少居民,有的坐在椅子上聊天,有的在广场上跳舞。公园里栽种着元宝枫、樱花等树木,花坛里盛开着一簇簇紫色、白色的小花,环境优美整洁。“以前这儿是一片空地,现在变成了小公园,出门就能看到绿色,特别好。”说起改造,周边居民赞不绝口。

据了解,B口此前存在大面积未利用的空间,占压了部分人行便道,非机动车道中间还竖有电车杆,道路微循环不畅。围绕“交通疏堵,慢行共享”的设计理念,项目把便道向主路一侧扩展了7米左右,同时划出非机动车道与右转车道,规范路口通行秩序。场地北部与东部还增加了两条宽阔的快速疏散通道,场地内部也预留出4米的消防通道以及消防车回车场,进一步满足老城消防和应急的需求。

在A出入口北侧,海棠和黄杨篱围合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各类软性植物隔离出休闲和慢行空间,实现动静分区。东城区人民法院与A口之间的区域被打通,两侧增设了休闲座椅,让居民有地儿歇脚的同时,出行也不必再绕路。C口和D口则拆除了破损的围栏,以黄杨为隔离,遮挡市政电箱等设施。

老城里处处有故事。据了解,北新桥自元代以来就是交叉口,700余年来格局基本维持不变。此次改造后,在街角公园的入口处,一张老照片通过影雕工艺印在广场地面上,展示了1961年此处的风貌,让人们感受时光流转。上世纪20年代初北新桥及其周边区域的历史地图也作为文化图案复制在广场地面上,展示百年来该区域的发展变化。

展望

改造街角小微空间 激发公共空间活力

截至2023年底,核心区内有轨道交通线路14条、站点66座,待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实施完成后,站点将增至75座,新增和存量比例为1比7.33。

“存量更新时代,核心区内轨道站点将迎来更多改造机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已持续开展核心区车站及周边公共空间调研梳理工作,通过“广调研、试评估、明策略、定措施、推示范”五步走,推动轨道站点与周边公共空间的优化融合,带动城市更新。

除北新桥站外,核心区内还有多处地铁站口的街角小微消极空间实现改造,激发公共空间活力。如菜市口站,D、G两出入口位于街角且朝向相反,街角绿地“碎片化”,改造时通过合理布设地铁附属设施,整合自行车停车场并增加景观绿化和休闲空间,提升街角公共空间便利性和舒适度;又如北海北站,改造时将B出入口开口由东侧改为南侧,避让三岔路口,增加了集散及缓冲空间,让居民与乘客共享公园广场,原有的地铁风亭也被改移至临街绿带,与周边绿地融合消隐。

织补地块❸·平安里站

灰色空间变身口袋公园

平安大街,是北京老城内最重要的两条东西向干道之一。随着地铁19号线一期开通,大街沿线的平安里地铁站成为三线换乘站,未来还有望实现四线换乘。“到远地儿坐地铁是方便了,但家门口乱糟糟的。”附近的居民回忆,十多年里,周边一直处于不同线路的地铁施工及施工后空置的状态,给日常出行带来不便。

2021年,平安大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完工,平安里地铁站口新增了一个口袋公园,这让居民们喜出望外。记者看到,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花木葱茏,一旁还有座椅和健身器材,配备的篮球场成了孩子们的运动乐园。

记者从京投公司了解到,这处地块属于地铁4号线和6号线的织补用地,闲置后环境脏乱,一度成了城市的灰色空间。西城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后,经过统筹设计,将D、F两个出入口的站前空间连成一体,把街角空地打通,变成了开放的树阵广场和健身活动区。

改造前,乘客从F口出来,对面是封闭的围墙、市政设备箱体和散乱停放的自行车;改造后,眼前是一片白蜡树树林,蓊蓊郁郁,令人心情愉悦。篮球场和健身活动区则由地铁施工后留下的大片空地改造而来,为这片街边公园增添活力。

E出入口外也增加了一处小花园,路人或居民可闲坐休息。原本孤立于城市街边的地铁站成为绿植环绕的林间地铁站,称得上是城市的“绿色客厅”。

在建筑风貌上,平安里站利用四合院、坡屋顶的形式将外挂厅、进出站口等附属设施进行整合,就像把一组传统的四合院覆盖在换乘厅之上,最大程度将地铁站融入老城肌理。当乘客从换乘厅抬头仰望时,能够看到阳光从仿古叠梁和卷棚屋面渗透进来,敞亮通透。

展望

让现代功能和历史街区衔接起来

“当地铁穿越北京老城,如何让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我以为应该更重视地面出入口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设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谈道,在地铁车站建设改造中,新的地铁站口的设计应当是对北京老城节点空间的再生和重构,也就是说,要用织补、融入的方法,把现代功能和历史街区衔接起来。

在崔愷看来,东四地铁站与隆福寺历史商业街区更新相结合的设计、平安里站地下站厅与地上传统建筑风貌相结合的设计,都能让市民真实地感受到,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与进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化解,实现融合的。

大城之变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