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有故事|垛口墙修双边,审美价值大于军事功能?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于丽爽 武亦彬 作者 张钰 美编 赵云龙 温辉

2024-06-05 07:33

进入
胡同里的北京
看更多
+ 订阅

长城最有识别度的特征,就是它像锯齿一样的垛口墙,它让有长城的天际线显得格外漂亮。

大部分长城只在迎敌的一面砌有垛口墙,而在明代昌镇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怀柔、延庆段长城上,很多地方砌有双边垛口。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明朝隆庆年间,谭纶和戚继光修筑长城时,要求修双边垛墙,以达到“高坚壮丽”的视觉效果。

虽然很多古建筑都砌有锯齿状的垛墙,但故宫、十三陵都是例外。它们的垛墙是“凸”字形的,因为凸字更富于变化,更美观,但防御效果却很一般,所以只用在防御压力不大但更追求颜值的地方。

【长城有故事·怀柔长城冷知识2】

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

胡同里的北京

编辑:武亦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