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 20:51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经济之声推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系列报道《各显神通稳楼市》。作为重庆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当中的一个,重庆合川区花滩国际新城三期获得了农业银行重庆分行3.2亿元的开发贷款新增授信。
目前,首批贷款5450万元已经完成投放。项目负责人、重庆世纪金马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谢梦龙说:“这笔款确实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有了银行的支持,我们的产品推出节奏可以适当地加快,更加顺利地投入市场。”
所谓房地产融资项目“白名单”,简单理解,就是以在建房地产项目为融资支持对象的名单。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名单里的对象,是项目而非企业。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提出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要求各城市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并向金融机构推送。此后,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快速落地。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福建、江苏等省市都已经成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
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314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农业银行重庆合川支行行长张俊表示,由于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已经对“白名单”项目的进展以及开发企业的资质、信用、财务情况进行了筛选,因此银行的审批速度加快,但是标准并没有放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统信处处长鲁志新介绍,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的管理,下一步将指导督促各家银行完善制度流程,加快授信审批,尽力满足白名单当中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
鲁志新说:“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名单。如果有新增符合条件的项目,我们会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纳入进来。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比较充足、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将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
在广西南宁,民生银行南宁分行也已经投放了当地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中的第一笔贷款,涉及资金3.3亿元。进入“白名单”内的项目有望得到融资支持,也意味着购房者选择入手这些“白名单”项目会拥有更多安全保障。多家房企纷纷公布旗下“白名单”项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从1月下旬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来,截至5月16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达到9350亿元。
肖远企强调,要做到应贷尽贷。对于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单”项目一视同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展期,以及发放并购贷款等多种方式予以融资支持。贷款金额要与项目建设周期相匹配,要覆盖项目建成交付的资金缺口,推动项目竣工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对“白名单”项目单独建账核算,封闭运作管理,项目间资金不混同,项目资金严禁挪作他用,确保资金用于保交付。
近两年来,部分房企出现债务违约风险,一些在建项目逾期难以交付。面对购房群众的渴盼与期待,解决烂尾楼问题没有退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说,通过摸清底数、分类处置、司法支持、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要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让违法违规者“金蝉脱壳”,不让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蒙混过关。
董建国强调,城市政府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项目开发企业制定“一项目一策”处置方案。市场化就是把符合条件的项目,或者可以采取市场化措施完善条件的项目,纳入“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推进项目建设交付。法治化就是推动资不抵债的项目进入司法处置程序,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处置中要把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到首要位置。
截至去年年末,保交房专项借款项目总体复工率达到99.9%,350万套保交房项目实现交付率超过86%。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7.2%,保交房工作加快推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认为,各地加速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地,有力推动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及时发放,将有效缓解白名单中房企资金紧张问题,降低房企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