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家的缸炉烧饼?谁家的馍?谁家的面条?
开镰啦!快回家收麦子啦!
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
芒种时节,河北省小麦喜迎开镰收割。
“优良品种+规范化种植+绿色防控”的高标准农田栽培种植技术,全面推广机械化种植,提高小麦单产技术,稳定粮食产量。
唤醒“沉睡”的盐碱地,加强耐盐碱良种推广利用,旱碱麦产量连年“步步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明星种子“马兰一号”,2023年被列为全国小麦主推品种。最高亩产达到了863.76公斤,去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量是390.4公斤,用“马兰一号”一亩地就能多打一倍多粮食。
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教授变成了“农民”,农民成了“教授”。科技小院制定了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原则,确保技术推广一对一、手把手、全覆盖。
“我们做的是‘大学问’。”
“什么‘大学问’?”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滚滚麦浪一眼望不到边,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的储粮仓里涌出,人们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策划:房淑婧
文案:林 墨
制作:冯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