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中的健康奥秘:粽子与艾草的双重养生功效
2024-06-08 18:47
关注

古人认为夏季天气多雨潮湿、炎热,将农历五月视之为“毒月”,易滋生细菌、食物腐败,认为环境弥漫有毒瘴气,爬虫类都出来活动,容易有瘟疫产生,因此选择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当日,举行送走“五瘟神”仪式,让瘟疫不再。时至今日,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习俗。今天,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主治医师郝峰从中医养生角度谈一谈端午与粽子的不解之缘。


1、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时阳气非常旺盛,阳气外浮,内里空虚,五脏六腑的能量比较弱,再加上夏天流汗多,会大量耗损津液,耗气伤阴,所以就有了“夏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在古代,物质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甚至有些百姓连吃饱饭都是一个奢侈的幻想,那么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里,适度吃粽子,就可以补身体,平安度过夏天。

2、粽子里的中医思想

【五谷粽子】

主食:糯米

配料:花生、绿豆、红豆、薏米、莲子

中医认为糯米可以补脾胃,花生可以健脾润肺,绿豆可以清暑热,红豆养心,薏米健脾祛湿,莲子健脾安神养心,外面再用清热解毒的芦苇叶包着,这个粽子可以健脾祛湿、养心安神、清暑热。

【鲜肉粽子】

主食:糯米

配料:香菇、猪肉、栗子、咸蛋黄

中医认为肉粽子的营养价值甚至超过馅料单一的素甜粽子。猪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咸蛋黄也有一定的营养素,富含蛋白质、磷脂、维生素和钙、钾、铁等。另外,肉粽子富含碳水化合物,吃了能帮助人体储存和提供热能,它还能提供膳食纤维,增强肠道功能。肉粽子中的各种元素都富含蛋白质,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能有效改善贫血,消除水肿,维持人体钾钠平衡。

3、吃糯米不会消化不良吗?

糯米性温,可以补中益气,健脾止泻、敛汗,其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于消化能力要求比较高。

【禁忌】:

脾胃很弱的孩子和老人要少吃;

婴幼儿尽量不吃;

大病初愈,消化能力弱也不要吃;

痰湿火热者 也要少吃。


4、粽子吃多了怎么办?

粽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只要不过量,就不会消化不良,吃多就容易淤堵,甚至容易生病。吃多就容易肚子胀、肚子痛,需要适度消消食,下一顿记得要少吃点,让脾胃休息下。

五谷甜粽吃多了,可以喝点炒麦芽茶;如果肉粽吃多了,可以喝点山楂麦芽陈皮水。取去山楂、炒麦芽、陈皮各6克左右,小火煮15分钟左右,当作茶饮喝,可以消食祛湿、理气。


5、端午用艾叶守健康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端午时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所以古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除了艾草,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郝峰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