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14:00
艾草门挂散发节日氛围,端午礼盒开启国潮风尚,龙舟古镇涌动消费热力……这个端午假期,传统和潮流碰撞出新仪式感、新潮味、新体验,掀起假日消费新风尚。
◆新元素
民俗传统有新意
五月五,过端午。点艾叶,挂菖蒲,香草荷包五彩绳。祖辈传下的风俗,在这个端午热闹地流行起来。
端午前,各大电商平台、线下花店等,新式艾草门挂突然“火”了。与菜市场几元一把的艾草不同,这些新的艾草门挂加上了菖蒲叶、黄金球等不同花材,价格从几元到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
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看到,不少店铺艾草门挂月销量过万件。“传统也需要加入新元素,现在的艾草门挂颜值高,更有仪式感。”北京女孩小宋说。
在河南南阳市七台村艾草健康产业基地,工人们正挥动镰刀收割艾草。基地负责人赵遵义介绍,近年来基地与云南花卉市场合作,生产的艾草花束等销量很好,“今年端午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
节日的仪式感,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带热了香包、香囊、挂饰等商品。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店铺负责人唐真说:“今年五彩绳手链、端午红色手链都卖得很好,这几个月已销售了上百万条。”
端午,粽子是少不了的主角。曾经逢节必有的“咸甜之争”,在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追求中更显包容。对端午传统习俗产生文化共鸣的同时,年轻人个性化的品质追求,给假日带来推陈出新的消费活力。杨枝甘露、芋泥咖啡等新鲜口味,香菜辣条、皮蛋鲜肉等奇特口味,“粽”有一款满足你。
百年老字号五芳斋也加入了这场粽子创新。年轻消费者喜爱的“爆料粽”系列,今年推出了新口味,例如爆料黑松露干贝蛋黄粽、爆料板栗豆沙粽等。
◆新潮味
新场景激发新增长
今年端午季,“撞”上了高考季,不少商家颇具巧思。一举高“粽”、不负“粽”望、送给最“粽”要的人……是卖点更是祝福。
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推出了颇有新意的端午文创产品。国家图书馆旗舰店上架了菖蒲风铃挂饰,故宫博物院网店上新了艾草养生锤,既有新意也有心意。
今年是生肖龙年,当“龙”与“端午龙舟”相碰撞,擦出了新的消费火花。京东《端午节消费观察》显示,龙舟拼图、积木等玩具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100%。适合团建项目的旱地龙舟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倍。
设计精巧的端午礼盒,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翻开形似古籍的“端午故事会”礼盒,屈原及汨罗江粽子的故事在牛皮纸上被娓娓道来,这类结合传统文化和创新设计的文创产品,正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
◆新体验
汇聚文旅八方客
各地纷纷上新端午新玩法:在佛山南海,亲子家庭与世界冠军们一起扒龙舟,体验水上“速度与激情”;在东莞,水乡10个镇街的30个景点串成一站式旅游路线,推出民俗游、水乡游、研学游等六大主题龙舟体验;在贵州都匀,游客们正挑选端午节应景的服装造型和古风妆容,准备体验打糍粑、钓粽子等民俗活动……
推开贵州镇远县听荷轩民宿小院的门,迎面飘来一阵粽米香,游客们围坐一起包粽子、画鸡蛋,其乐融融。今年端午镇远龙舟文化节期间,镇远县接待游客预计超过20万人。
汉服妆造约拍、园林茶馆点茶,汉服主题酒店、国潮主题餐厅……端午“民俗氛围”之下,北京、西安、南京等文化名城,成为假期沉浸式“新中式游”的好去处。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百年龙舟老厂忙着赶订单
200多艘龙舟销往国内外
端午节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也带动了龙舟造船红红火火。端午节前夕,福建省福州市方庄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进入方庄村,木材加工的切割声和敲击声此起彼伏,村里最大的龙舟制造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加急赶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这个传承了一百多年的老龙舟厂,端午节前一个月,他们就已接到了近60艘龙舟的订单,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0%。
由于每一条龙舟都是定制现做,从起底、起水、打水平……十个人开足马力,至少也需要五天的时间才能做完。龙舟厂负责人、方庄龙舟第四代传承人方剑伟也加入了赶工队伍,客户“催单”电话也接踵而至。
方剑伟告诉记者,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龙舟赛活动多了,订单也越来越多。作为龙舟厂里第四代传人,这两年,方剑伟把龙舟文化、龙舟制造拍成短视频上网,收获了一众粉丝。
方剑伟等年轻人的加入,给百年老船厂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方庄龙舟知名度打响,今年,有200多艘龙舟从这里销往全国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