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西晋《风土记》中的记载
可能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但作为传统节日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
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以“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纪念伍子胥
苏州伍子胥像 图源:中国江苏网
相传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夫差将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大部分会划旱龙舟或者舞龙船。划龙船时,多有助兴的龙船歌。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有“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又被称为“三种武器”,古人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有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以镇邪。
戴香包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桃子、苹果、娃娃抱公鸡等形状的,象征万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青年人,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用艾、蒲、白玉兰等花草。
饮蒲酒、雄黄酒
图源:人民日报微信
《荆楚岁时记》载:“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此俗流传较广。
端午节游玩
大运河看划龙舟
2024年北京市端午节龙舟大赛于6月10日(端午节)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千荷泻露桥—东关大桥)水域举行。
比赛项目为男女混合200米直道竞速赛,设置5条赛道,共有25支队伍参加。比赛器材由大会统一提供,使用12人龙舟。
通州大运河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开阔水域条件能保证风力和风向,十分适合水上运动比赛的开展。运河两岸的森林公园、观光栈道、运河大坝、观景台等场地更利于观赛,可以让更多的市民直观了解和体验水上竞技运动的魅力。
国家植物园赏蜀葵
蜀葵是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一丈红、戎葵等,因其花期始于端午节前后,故也被称为“端午花”。蜀葵在我国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汉代,时人就将蜀葵用于园林造景中,花开时节,呈现花团锦绣、五彩缤纷之景。
图源:国家植物园
蜀葵花色丰富、花型多样。其花色有数十种之多,分为红色系、橙色系、黄色系、黑色系等;花型分为单瓣型、复瓣型、密球型、玉蕊型、皇冠型等八个类型。
端午时节,国家植物园的蜀葵进入花期,不妨在这里放慢脚步,认真观察如斗篷般的花朵,在宁静的夏日里,感受它的美丽。
老字号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箬竹叶,也有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统称粽叶;端午节的粽子也有各种形状的,有三角形、菱形和长方形的;口味也分为咸肉粽、甜红枣粽等。
北京稻香村推出了新鲜现煮的粽子;护国寺小吃总店不仅有小枣、豆沙、蜜枣等经典口味的粽子,新品咸蛋黄牛肉粽更是值得一尝。全聚德、吴裕泰等老字号也推出了粽子礼盒供消费者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