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善之区”,培养“首善之人”!
2024-06-11 10:5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让每一位未成年人茁壮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民族复兴、家庭幸福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近年来,东城区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拓展教育阵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以“首善之区”培养“首善之人”,引领全区未成年人凝聚青春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东城新篇章。

优化顶层设计

高位统筹汇聚合力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近年来,东城区高质量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了全面统筹规划、高效推进落实、正面效应凸显的工作格局。

在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讨会上,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师生进行思政课展示。

近日,东城区召开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研究部署2024年东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同时印发了《东城区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项目(折子工程)》,并通报2024年东城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评选结果,为获评者代表颁发证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需深入谋划推进、抓好机制建设,保持工作常态、奋进姿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培育锚定了基本方向。2023年,北京市修订《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强调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以首善标准推进工作。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富矿”优势,聚焦共育不断完善育人体系、聚焦共研持续激发育人活力、聚焦共创有效压实育人责任,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基础。

首师大青春船长志愿者到东城区实验幼儿园开展普法活动。

多年来,东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统一领导、统筹谋划、督查落实,各部门发挥优势、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东城法院的陈贝法官在府学胡同小学讲授以《远离校园欺凌,做知法守法小学生》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

优化顶层设计、深化价值引领、强化协同育人、净化社会环境……召开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会、印发《东城区2024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项目(折子工程)》,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明确了工作“任务书”、绘出了实施“路线图”。据悉,2024年,东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紧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优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宣传力度,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检查考评,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深化价值引领

立足文化资源优势

德育教育提质升级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东城区围绕树德立人根本任务,对标对表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广泛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未成年人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现场,“理想社”志愿服务团队“红领巾讲解员”、来自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的学子们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走过的光辉历史娓娓道来。

北大二院旧址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的酝酿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及李大钊等先辈救亡图存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2023年,北大二院旧址挂牌“北京地区类博物馆”,正式纳入北京市博物馆序列。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北大二院旧址积极探索建立“馆校合作”模式,以邀请学生成为“红领巾讲解员”的形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

以东城区经典红色项目“流动的红色课堂”巡展活动为契机,北大二院旧址选拔组建“理想社”宣讲团,携“红领巾讲解员”随巡展一同走进辖区各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将红色声音传播出去。截至目前,“理想社”志愿服务团队已招募志愿者165名,其中未成年人92名、最小年龄7岁。

在北大红楼聆听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北大二院感受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红色篇章,在中法大学旧址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如今,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用红色文化赋能立德树人,已成为全区上下的主动和自觉。近年来,东城区充分发挥13处红色革命旧址、57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点位资源引领示范作用,擦亮“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流动的红色课堂”等教育实践品牌,强化“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的丰富度和影响力,让最自然、最朴素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生发并扎根于未成年人心中,让红色教育在时代感召下自信满怀、熠熠生辉。

强化协同育人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织密协同育人网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东城区积极调动各种因素,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全面、完整、健康的环境。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东城区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最美家庭”引领社会新风尚,以寻找最美家庭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活动。

东城区妇联“家的N次方”项目组开展的清明节活动。

“我的爱人是一名军人,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女儿,使她从小树立了从军报国的志愿,如今她已梦想成真,并组成了自己的军人之家,红色家风在我们的‘小家’里代代传承。”在近日举办的东城区“家的N次方”宣讲活动上,曾获得2018年“首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的刘永先家庭宣讲了他们一家的家风家教故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城区妇联结合区域特色,先后开展系列家庭教育云服务、“百场普法小课堂”“名家诵读会”等家庭教育微课堂、亲子阅读深度指导等课程千余期;实施“亲职团体辅导”“十平方米阅读”“家庭领读人”“家的N次方”等特色家庭教育品牌项目,不断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东城模式。

“家的N次方”清明节活动上,亲子家庭写下寄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主阵地。聚焦思政育人、立德树人,东城区将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打造有温度、有力量、有底色的“大思政课”,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思政课课堂。

据介绍,长期以来,东城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打造实践活动大课堂,并通过与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共同推出前门议事厅等13个实践教学基地,让东城学子“走出去”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东城特色的“大思政”工作风貌。今年,东城区正式成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示范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家的N次方”的清明节活动上,亲子家庭走进北大二院旧址参观,缅怀先烈事迹。

联合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组织开展“水的红色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借助东直门城市生态岛的科技环保宣教平台,组织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以身边“小事”鲜活呈现生态环保理念;以街道少先队成长营为依托,整合地区志愿服务力量,打造志愿服务团队……各街道积极盘活、用好地区文化资源阵地,构筑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互动的全方位教育网络,共同营造了地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空间环境。

东直门街道联合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组织开展“水的红色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活动。

净化社会环境

深入净化全力护航

守好健康成长红线

网络与现实的重叠度越来越高,在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和娱乐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欺凌、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传播等诸多风险和挑战;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爆发式增长,满足了消费、社交、心理需求之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当下,移动互联网普及、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东城区各部门、各街道切实将各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织牢织密关爱保护网,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区委网信办组织的第一届“东城有约·网络正能量”主题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普法宣传活动中,60件优秀作品在槐轩人文艺术空间集中展出,吸引全区骨干网宣员代表、“东城网络大V联盟”代表参观展览、座谈交流,共同领略、传递东城网络正能量。

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舆论环境,东城区科学把握网络传播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标准开展“东城有约·互联护苗”主题网络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守护网络“晴空”。“北京东城”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客户端开设“互联护苗”专栏和“互联护苗 东城在行动”合集,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引导,强化内容创新,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密闭的房间、刺激的元素、待解的谜题……近年来,以密室逃脱、剧本杀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活动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文化现象。东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密室逃脱等涉及未成年人的新业态监督管理,联合应急、消防、市场监管、城管、属地街道等多部门建立东城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联合检查机制,严查剧本娱乐场所内盗版侵权等各类违法违规内容,督导相关场所加强内容自审和员工培训,主动落实分级分类和适龄提醒提示。

“执法期间,我们发现某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未在剧本显著位置做出适龄提示,剧本部分内容存在饮酒、暴力等情节,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东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介绍,因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一条相关规定,我们依法对该场所予以警告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区法院立案庭(诉服中心)干警姜宁前往北京市东城区红星幼儿园开展“法沐青苗、与法童行”主题普法活动。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社会环境不可或缺。记者了解到,今年,东城区将继续净化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营造全社会帮助、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策划:高明

文字:李滢 王慧雯

图片:张传东 王慧雯 区委宣传部 区司法局 东城法院 区妇联 区委网信办 东直门街道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部分图片来源于往期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