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积水映遥空
北京日报

2024-06-13 15:29 语音播报

古都

北京什刹海地区一度因水道受阻而有“银锭桥下水倒流”的民间谚语。清乾隆皇帝继位后,在大规模营建京城内外园囿、殿堂、庙宇、城墙,以及疏浚和开发河湖水系的同时,亦着力整修什刹海及其周边的建筑景观。今天的什刹海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之美景,和这一时期的治理有很大关系。

什刹海和钟鼓楼交相辉映

汇通祠中的郭守敬坐像

从金至清,沧海变桑田

八百多年前的金中都,曾利用这里南部的水域风光营建了别苑大宁宫。元代兴建大都城时,将部分水面圈入皇城,称为太液池,其北面则是积水潭,亦称海子。《元史》记载:“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至元三十年(1293年),水利专家郭守敬将昌平白浮泉等泉水引入西湖(今昆明湖前身),顺今长河流入积水潭中,并修建了总码头。自此,积水潭便成为沿运河北来的漕船的聚集之地,一时“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元世祖忽必烈见之大喜,将郭守敬开凿的河道赐名为通惠河。

明朝迁都北京,先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南移五里,把原积水潭的水域一分为二,一部分隔在城外,称为太平湖,一部分留在城内,仍称积水潭。又南移南城墙二里,将皇城的东城墙向东迁移百余米,使原在元大都皇城东墙外和文明门外的两段通惠河圈入皇城与京城之内。从此,漕船便无法进入积水潭,其终点码头的功能也随之消失。同时,因建长陵(明永乐帝陵寝)碍于风水等原因,明廷亦不再引用白浮泉等西山泉水,以致流入积水潭的水量大减,往日“舳舻蔽水”的盛况不再,原来“汪洋如海”的积水潭逐渐萎缩成西海、后海、前海三片相连的水域。

随着水面的日趋缩小,一片岛屿陆地慢慢形成,这就是今日西自恭王府、东至银锭桥胡同,包括南北官房的一片地方。同时,岛的西南部自然形成一道弯曲的河流,名曰“月牙河”,此河从德胜桥下沿后海南岸向东,过李广桥南折,再往东,穿三座桥进入前海。然后通过西步梁桥下的“西涯闸”,流入太液池。这四片水面加起来,约等于元代积水潭的四分之一。

斗转星移,随着积水潭的大面积萎缩,明代时,一些官宦人家在此修建私宅园林,尤以今西海周边为甚。《帝京景物略》载:“立净业寺门,目存水南。坐太师圃,晾马厂、镜园、莲花庵、刘茂才园,目存水北。东望之,方园也……西望之,漫园、湜园、杨园、王园也。”而三海一带出现了大面积的稻田,荷、芰、菰、蒲,一派江南景色。《三圣庵》记载:“德胜门内东偏,有公田若干顷,中贵治之,引水为池以灌。沿池数里,绿杨鬖鬖,一望无际。”《燕都游览志》亦言:“三圣庵后筑观稻亭,北为内官监地,南人于此艺水田,粳粳分塍,夏日桔槔声,不减江南。”《帝京景物略》也载有:后海北沿的龙华寺(今北海幼儿园北园),“寺门稻田千亩,南客秋思其乡者,数来过,闻稻香”。

挖稻田展泊岸 迁移宅园

清代前期,随着后海两岸的王府以及王公大臣府邸住宅的纷纷建立,尤其是水田稻作的大面积种植,致使河床淤垫、水道受阻,形成了前海之水流向后海,“银锭桥下水倒流”的民间谚语。乾隆皇帝继位以后着力整修什刹海及其周边的建筑景观。

据档案记载,先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帝命内务府于今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西步梁桥迤北的前海西部荷花泡,修建一座南北向的灰土堤,堤长一百一十七丈,宽一丈五尺,高六尺,并于堤北面建新闸桥一座,以控制月牙河的流量。这样,就将什刹海前海一分为二,堤以东仍称前海,堤以西则叫西小海(后改建什刹海体校等单位),两海之间有桥相通。同时,在西小海东西两岸各建一座码头,以便游船靠岸。晚清时堤上设有茶棚,夏秋时节可观赏两边水景与荷花,可见当年的西小海亦是京城的游览胜地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奉旨重修的敕建火德真君庙(俗称什刹海火神庙)竣工,改玉皇阁等建筑为黄瓦,所有神像油饰一新。十一月十六日,乾隆帝亲诣现场,参与了开光大典并拈香祈祷。翌年六月,庙内各殿挂匾,其中火祖殿匾额“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斗姥阁匾额“妙统辰枢”;玉皇阁匾额“紫霄香案”等,均为乾隆帝御笔。

乾隆朝大规模整顿什刹海的景观水系,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之前,清廷历十余年经营,已将原来的西湖(昆明湖前身)扩大了两倍,且在玉泉山与昆明湖之间开挖了高水湖和养水湖,形成了一座集灌溉、蓄水、排涝等设施完备的大型水利枢纽,为京师用水、济漕和灌溉提供了便利。

但积水潭水道淤垫,抢水种稻乱象不绝,与清帝“河道关系漕运民生”的理念相悖。为此,乾隆帝下旨:“积水潭并银锭桥西边理应蓄水之所”,命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将挤占河道的稻田全部挖掉,其挑挖出的土方,加高加宽龙王庙(在今西海附近)所在的小土包,而其庙座另行盖造,并展宽泊岸,将近岸宅园有偿迁移。再于两岸添筑灰土墙垣,以保持河道洁净。接着是美化环境,方便游观。乾隆帝强调:一是要在“积水潭之东北,银锭桥之西北,酌看地方添盖小船坞贰座,周围沿河泊岸应栽桃柳”。二是在“高水堤(指北海太液池与什刹海前海之间的土堤)东边对地安桥(即万宁桥亦称后门桥)分中建造方亭一座,银锭桥西边南岸旧有灰土堤上亦建造方亭一座,俱做码头,以备乘船”。同时谕命:在西步梁桥高水堤上也要栽种柳树,美化环境。

上述工程完成后,内务府官员奏报说:修建“积水潭并地安桥沿河添筑灰土墙,凑长贰千柒百拾肆丈,拆改石桥肆座、平桥贰座、添安涵洞叁座、进水沟贰拾肆道、方亭贰座、石码头七座、船坞贰座”,以及改建龙王庙、黏修太平庵、添盖堆拨(即管理河道的驻军哨所)房等“通共约需银陆万玖千捌百捌两伍钱玖厘”。

汇通祠与郭守敬纪念馆

这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程,虽然没有发现具体的档案,但乾隆帝的诗文却告诉了我们,这就是乾隆二十五年重修明代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其曾建在什刹海西海的一座小土山上,坐北朝南,四面环水。其北为水关,水关北有铁棂闸,用以控制沿长河进入京城的水量。镇水观音庵重修之后,乾隆帝赐名“汇通祠”。旋于祠前立碑,上面镌刻着乾隆帝的诗《积水潭汇通祠》,内有:

潴蓄长流济大通,澄潭积水映遥空。为关溯涧应垂制,因葺崇祠喜毕工。海寺月桥率难考,灯船歌馆漫教同。纪吟权当留碑记,殷鉴恒深惕若衷。

在诗中乾隆帝解释了为什么要更改祠名,并于两岸加筑短墙的原因:“通潞转漕,藉玉泉引流汇济。是潭(积水潭)东南出经大通桥为运河,以岁久淤垫,故命重加挑浚,并葺新旧祠,名曰汇通。而旗民夹岸而居,人烟辐辏,故筑墙为之限制,以禁污秽。”

工程完竣之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初夏,乾隆帝离开紫禁城到圆明园理政,途中乘船游览什刹海,作《积水潭三首》,诗曰:

积水苍池蓄众流,节宣形胜巩皇州。疏淤导顺植桃柳,三里长溪可进舟。

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

烟中遥见庙垣红,瞬息灵祠抵汇通。雨意溟蒙犹未止,出郊即看麦苗芃。

诗中再次强调了积水潭作为储蓄西山众流,以济漕运的重要性,和她在京城之内无与伦比的美。今天的什刹海依然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之美景,但乾隆时重修的汇通祠已不见踪影。其在20世纪70年代修建地铁时被拆除,后复建汇通祠时,就挪到了现在积水潭地铁站的南边,变成了郭守敬纪念馆。

在大力整修积水潭之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年久失修,加之七月初“雨水稍多,致将积水潭等处周围泊岸被水冲刷坍塌,灰土堤面多致酥碱,荆笆查席糟朽,柏木地丁间有损伤,方亭、泊岸、码头、闸座石料走错,看守房头停渗漏,山檐墙沉陷”。乾隆帝接报后,谕准全面修缮,包括太液池与什刹海之间长一百七十七丈、宽一丈、高六尺的东西灰土堤一道。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春,因“岁久不无淤垫”,乾隆帝再命“重行挑浚”积水潭,也就是后三海。工程竣工后,四月二十四日,乾隆帝自圆明园取道德胜门回紫禁城,“临视积水潭挑浚工程,因即展礼汇通祠,并祈膏雨”。乾隆帝对此项修缮工程还算满意,他在《积水潭礼汇通祠》诗中写道:

辛巳疏通潭积水,逮今廿五阅流年。不无淤壅应浚沼,有藉蓄潴利运川。广陌纡临视工毕,灵祠礼谒意祈虔。行云施雨胥神惠,愿溥甘膏渥大田。

在同一日,乾隆帝还有《德胜门外三绝句》诗,其中有:

静宜回驻御园中,十日农功又不同。三寸雨霑仍待泽,凭舆望望惹忧忡。

看到麦将吐穗,那份盼春雨而不得的焦虑之情油然纸上。“殷鉴恒深惕若衷”,乾隆帝以史为鉴,在其一生中不断地整顿和修建积水潭及其景观,除游览观赏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其开发、保护积水潭以利漕运和重视农耕稼穑的举措,对当时的国计民生是何等的重要。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编辑:刘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