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18:41
激昂的配乐、整齐的动作、一套太极拳打下来,表演者吴沐泽丝毫不乱。很难想象,小姑娘六岁,练习孙氏太极拳只有两年。6月12日晚,“武韵艺华”传统武术专场演出在天桥剧场上演,拉开西城区2024年非遗演出季的序幕。台上的演员里,像吴沐泽这样的孩子很多,随着非遗进校园、云课堂以及各类比赛的推动,西城区习武的孩子越来越多,这项传统技艺越发年轻化。
熟悉西城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北京的非遗大区,也是武术爱好者的聚集地。资料显示,西城区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224项。其中各级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13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余人。
“武术从业者里的中青年群体不算庞大,大多数都还有别的工作,这就需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更多的孩子和青年人加入进来,才能扩大传承的基数。”西城区武术运动协会秘书长吴庆昊说。
台上表演的吴沐泽是吴庆昊的女儿,说起闺女的习武经历,吴庆昊直言除了家学外,还要感谢西城区非遗进校园的推动和普及。
他介绍,目前,诸如黄城根小学、京师附小、奋斗小学等西城多个中小学内,都有专门的武术教师。每周,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长拳、少林拳等传统武术,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为全区武术选才提供了渠道。
“几年前,区级的武术比赛参与者只有几百人,去年,这个数字超过1300人,其中很多都是通过非遗进校园习武的孩子。” 吴庆昊说。
据了解,校园武术课程通常每周一到两次,时间一到两小时。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和武术特色校建设,让更多的孩子通过习武强身健体、坚强意志,也为西城传统武术传承提供更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