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21:08
一年一度的“618”大促已开启,直播购物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直播带货中知假售假、虚假宣传、偷逃税款等问题屡见不鲜,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时,带货主播或直播间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房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对此作了解读。
问:带货主播明知其货源是假冒商品的情况下,仍然通过直播间进行售卖,可能涉及什么法律问题?
答:主播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可能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问:带货主播在网络直播带货中,通过协议帮助商家售卖商品,对其所推销的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可能涉及什么法律问题?
答:主播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轻则可能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重则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之规定,可能涉嫌虚假广告罪。
问:带货主播偷逃税款的行为,可能涉及什么法律问题?
答:主播偷逃税款的行为,应当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承担补交税款、缴纳滞纳金、缴纳罚款的法律责任,严重的可能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涉嫌逃税罪。
问:在直播间购买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责任由谁承担?
答:如果主播系平台内经营者工作人员,其带货行为为职务行为,消费者权益受损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下称《规定》)第十一条,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责任;如果直播带货中,直播间运营者仅是介绍宣传产品,消费者不直接向他们购买商品,而是点击直播间的链接跳转至商家进行购物,直播间运营者需要以足以使消费者辨别的方式标明其并非销售者并标明实际销售者,如果未能以足以让消费者辨别实际销售者的,依据《规定》十二条,消费者可主张直播间运营者承担商品销售者责任;如果平台经营者通过直播方式销售自营业务商品,依据《规定》十三条,消费者可主张平台经营者承担商品销售者责任。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不能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相关信息的,依据《规定》第十四条,消费者可要求平台经营者承担责任。
检察官提示:
直播平台要依法依规对直播带货活动进行管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维护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
带货主播应具备一定的行业资质,在接广告时,对所带货品的质量一定要深入了解,确保消费者用得放心。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绝不打虚假广告。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直播间购买商品时,要充分了解产品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信息,理性消费。网购后,保留好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便于消费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