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同仁急诊医生防中暑“秘笈”来啦~
2024-06-16 18:1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今天至18日持续高温。小亦连线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科主任医师张敬,支招夏季防暑降温注意事项,助广大市民朋友防患未然,有备无“暑”。

张敬介绍,在夏季,气温过高、湿度大等条件下,非常容易引发中暑,近期高温天气主要表现为温度过高,闷热为主,医院已有中暑就诊的患者。从往年接诊情况看,每年7月开始,医院急诊科将陆续迎来夏季中暑就诊高峰。她介绍,中暑按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情况。

·当长时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症状,则可判断为先兆中暑,此时应引起重视,立即到阴凉处休息。

·轻症中暑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不同种类的中暑表现不同。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多发于高温酷暑时,多见于年老体弱者,表现大多有高热、皮肤干燥、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昏迷,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死亡率高达60%。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更高。

她介绍,避免中暑的重要一步也是第一步,就是脱离中暑环境。一旦发现自己或有人中暑,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第一时间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衣物。有条件的,可用冷水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将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如果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则可让其小口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若中暑者已出现意识障碍时,则切忌灌水,避免呛水。

日常生活中,张敬提示市民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

·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建议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等做好防晒措施,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可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等,及时补充水分,包中常备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饮食方面,夏季宜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日常饮水应以温水和凉白开为主,夏季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到2000毫升,喜欢冰镇饮料的年轻人要注意适度,饮用时不要喝得过猛、过快。

·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应特别注意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编辑:徐祎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