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八百壮士”今何在?心中希望、远方梦想和脚下之路
北京日报

2024-06-18 16:41 语音播报

京报读书
进入
京报读书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 陈聪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哈工大的历史,是百年中华高等教育史,乃至中华民族复兴史的一个横截面上的投影。本书以纪实方式聚焦“八百壮士”英雄群体,讲述他们科教报国的感人故事,展现这所国家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

“壮士”,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被理解为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的勇士。“壮士”与大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先让我们看一张2023年的成绩单:新增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05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全国重点实验室集群初具规模,“天宫机械臂”精准发力,“地面空间站”领跑全球,“龙江三号”支撑卫星“太空织网”,一批原创性成果引领前沿,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重大工程……

取得这些成绩的高校,正是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一段历史的深刻理解,需要追根溯源。回溯哈工大一路前行的足迹,人们不禁有一个疑问:其“工程师的摇篮”的基因从何而来?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这里。短短十余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走近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丰碑式人物,我们不难生出这样的感受:在民族危亡时代成长起来的“八百壮士”,他们留存着同样的时代记忆。当黄文虎于1945年踏入浙江大学攻读电机专业时,周长源正好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就读高中,而此时的他们正要经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当黄文虎在祠堂庙宇里点着桐油灯坚持中学学业时,王光远正向着一所设在甘肃天水大庙里的国立中学进发。同样艰苦卓绝的学习环境,同样孜孜以求的真理光芒……

很多人知道哈工大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名校,知道有许多叱咤风云的航天英才出自哈工大,却不知哈工大辉煌的今天,与20世纪50年代的校长李昌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开创精神给这所学校打下的根基是密不可分的。

“八百壮士”齐聚的1956年,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教学体系基本建成。同时,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也形成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哈工大“八百壮士”。哈工大从此迎来大建设、大提高、大发展的“春天”。哈工大原党委副书记顾寅生在谈及哈工大精神时,将1957年作为黄金时代的起始。他说:“到1957年,哈工大已经建成一所有7个系、23个专业、57个教研室、76个实验室和资料室,拥有近8000名学生、800多名教师的新型的多科性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学,全国各地大批有志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的优秀青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报考哈工大,形成了群贤毕至的生动局面,开启了哈工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然而此时的校长李昌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敏锐地抓住新的机遇,将他关于把哈工大办成一所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教学、科研基地的想法付诸实施。李昌认为,光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是不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技术人员不具备经济头脑,不学经济学是不行的,于是他提议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工程经济系。

哈工大新兴专业的建设在1956年就已开始。1958年,哈工大发展到12个系、43个专业,航空工程、工程物理、计算机、自动控制、无线电等专业相继建立,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也是在1958年,邓小平视察哈工大,提出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指示哈工大要“搞尖端”。随之而来的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有关领导的指示和支持,以及哈工大隶属关系的改变。在此之后,哈工大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全面提升,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辟了崭新的局面。

如今,在“八百壮士”精神的感召下,科研报国的基因融入一代代哈工大人的血液之中。秉承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大师+团队”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先后诞生。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6月7日,哈工大迎来了100岁生日,在建校百年当天,哈工大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贺信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工大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广袤的土地,“八百壮士”把青春奉献给了“教育救国”“科学报国”的峥嵘岁月。对于如今的哈工大人来说,“八百壮士”究竟意味着什么?以一个旁观者的浅薄观感来说,它或许意味着我们心中的希望、远方的梦想和我们脚下的这条路。

(作者为新华社战地记者、报告文学作家)

京报读书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