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日渐炎热,夏季文旅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热潮。北京经开区文旅企业通过挖掘露台、花园、广场等资源,把空间和消费场景进行融合。通过提供新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加消费者的黏性和满意度,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露台餐厅为市民提供夏日餐饮消费新选择。齐美娟/摄
每天晚上七点左右,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活力街区和广场上,市民们三五一桌地吃烤串喝啤酒,感受夏日夜间的清凉与惬意。赛时的电竞圣地就变成了周边市民夜生活的集散地,而这不仅是对空间资源的合理应用,更是通过创新服务形式,为市民们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消费场景。在拓展新业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方面,北京经开区利用文旅空间进行商业创新带动消费的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社交、娱乐、休闲等个性化需求,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广场上举办的美食嘉年华。齐美娟/摄
另一方面,露台空间的利用使得文旅产品更加多元化,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的需求。在扮靓清凉“亦”夏的同时,露台也成为城市文化展示的窗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夜幕下的北京经开区被夏日的暑热包裹着。丰大国际大酒店四层的露天音乐餐厅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许多市民来此品味美食,享受欢聚时光。开放式露台被誉为“阅览城市风景”的空中花园。露天音乐餐厅在每年的“五一”前后开市,1000余平方米的场地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
△很多市民打卡丰大国际大酒店四层的露天音乐餐厅。齐美娟/摄
据统计,2023年5-9月,餐厅营收高达600万元,今年餐厅的营收目标是700万元。“露台是城市发展夜经济的‘叫好又叫座’的场所。通过打造融合夜食、夜娱、夜秀的露台经济,可以为区域文旅市场开辟新的消费空间和模式。反过来,文旅市场的兴旺也能为露台经济不断‘引流’。”该负责人说。
△不少市民选择在露台餐厅就餐。齐美娟/摄
经开区特色露台餐厅不断涌现。朝林广场也在今年正式对外开放了朝林松源酒店11层的露台,并由此形成了“1+2”露台餐饮格局。“1”就是位于朝林松源酒店11层的尚云牛排坊室内及露台餐厅。站在朝林松源酒店11层的露台往下看,便是“1+2”露台餐饮格局中的“2”——位于朝林广场A、B座写字楼的两处开放花园露台,分别是兆·禧和牛烤肉和滇大池云南菜。
△酒店为市民开放花园露台。齐美娟/摄
无论是露台餐厅、啤酒花园还是广场美食嘉年华,无不在这个夏日释放了火热的吸引力,点燃了夏季文旅市场。“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住宿业企业共计46家,包括规上酒店17家,五星级酒店1家。其中,很多企业通过向内挖掘,不断开发出优质的产品,在文旅市场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工委宣传文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经开区将助力更多的商业体发掘空间的价值,促进文旅资源深度开发,进而提升城市文旅市场经济活力,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
编辑:赵一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