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0:56
从女性进入青春期开始,“大姨妈”会随着女性激素分泌变化,每月一报到,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然而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大姨妈”的周期开始出现变化,在更年期到来时,就会慢慢退出人生舞台。
虽说这是每位女性的必然经历,但很多女性朋友谈起更年期绝经,内心仍惴惴不安。
如何科学认识“大姨妈”的变化与告别?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及时看诊医生?今天,北京和睦家医院内科医生李静宜就和大家专门科普一下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时期的知识。
什么是绝经?
绝经的定义是月经永久性停止。与卵母细胞的原始储备进行性闭锁,导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有关。闭经12个月后可视为临床绝经。
绝经的开始时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正常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51岁,5%的女性在55岁以后才迈入绝经期,而另外5%的女性早在40-45岁就发生绝经。40岁前绝经被视为异常,称作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以前被称为卵巢早衰。
绝经期临床表现为潮热、抑郁、睡眠障碍、认知改变、记忆力减退、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关节痛、乳房不适、偏头痛、骨丢失、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和皮肤改变等。
围绝经期的表现
绝经过渡期,又称围绝经期,在末次月经期前平均4年开始。其特征是月经周期不规律和激素波动,常伴潮热、睡眠障碍、情绪症状等,此外还会出现骨量丢失和血脂升高,进而影响健康状态。
围绝经期包括过渡早期和过渡晚期。过渡早期的月经间期(两次月经的间隔时间)变化通常大于7日。育龄期的正常月经间期为25-35日;在过渡早期,月经间期可能延长至40-50日或出现月经间期缩短。过渡晚期将发生更显著的月经周期变化,包括周期越过、闭经发作以及无排卵周期发生率增加。
过渡期可表现为月经出血量逐渐减少,但部分女性也会出现出血量增加或时间延长。
如果在这段时期做内分泌检查,结果会显示月经周期越不规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浓度波动越大。
研究显示,随机血清FSH>25U/L是绝经过渡期晚期的特征;同时,卵巢颗粒细胞的另一种产物,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也会在绝经过渡期下降。
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
绝经年龄有早有晚,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绝经年龄,比如——
遗传:有早绝经家族史的女性早于平均年龄绝经的风险更高;
吸烟:吸烟女性的绝经年龄大约提前2年。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绝经年龄提前;
其他:1型糖尿病、夜班工作、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等对绝经年龄也可能有影响。
出现以下问题须看诊
潮热、情绪问题、泌尿生殖萎缩症状和月经周期紊乱,都是围绝经期和绝经非常常见的症状,但也不具有特异性。
如果女性感觉到身体变化的不适,就可以来看诊内分泌科医生,由医生诊断识别是否患有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问题,进行医疗干预。
此外,更年期中的非典型潮热和盗汗虽常见,也可能由其他情况引起,如药物、类癌、嗜铬细胞瘤或恶性肿瘤,也要引起关注,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