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2:54
北京潭柘寺帝王树、黄帝手植柏、黄山迎客松、蜀道翠云廊古柏群、林芝巨柏古树群……古树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同样会经历“生老病死”,林业专家如何对它们进行“体检”和保护呢?6月15日,北京林业大学刘勇教授和领创少年们一起探索植物界的活化石,揭开保护古树的秘密。
哪些因素会影响古树的健康呢?活动开始,刘勇为领创少年们详细介绍了影响古树健康的三大主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以及树木自身的经历,对树木健康生长所需的条件进行了科普。
非生物因素实际上就是环境因素。刘勇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古树健康状况的照片,生动地展示了“光、热、水、养、气”对树木生长的重要作用。在谈及光和热的影响时,他告诉大家,相较于城市中某些地方光照不足,高温对树木的伤害更为严重。在晴朗的天气,城市建筑材料会折射形成大量的热辐射,这种高温极易对古树造成伤害。不仅如此,建筑材料还会造成树木根部通气性下降,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树木周边土壤中设置透气孔等方式来增加透气性。
“给古树频繁浇水、抬高根系周围的土壤等,这些看似关心的举动,可能也会伤害到古树。比如过度刮除古树树洞中已形成的防御带,或者胡乱填补树洞,都可能导致古树生病”。刘勇告诉大家,古树树洞中的防御带,就像我们伤口上结的痂,是一层保护,可以防止腐朽进一步扩大。而乱补树洞,刮除防御带,可能会损伤树木的输水管道,让古树无法缓解“口渴”,最终枯萎。
那么,对于那些外表看起来还好,但内部可能已经出现腐朽空洞的古树,我们该怎么去“问诊把脉”呢?刘勇介绍了一些诊断技术:晃动树体、木槌敲击、超声波三维成像仪检测……
其中,采用超声波三维成像仪,像给人做心电图一样,在不破坏树木的前提下,可以精细诊断树木的内部状况。“图片中紫色、红色、黄色、绿色的区域,就是这棵树的诊断情况。”刘勇指着图像说,“绿色部分,表示树木内部是好的;红色和黄色,意味着树木内部的腐朽较浅;而这张图片中,紫色范围最大,那么问题就严重了,如果超过了50%的临界点,说明已经形成大于50%的空洞率,需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树是城市的天际线,北京最高的树是毛白杨。说起毛白杨,现场小朋友都经历过北京春天的“杨絮迷人眼”。解决飞絮带来的问题,也是刘勇团队的课题之一,刘勇介绍了他们最新成果:‘京雄1号’。“毛白杨雌树开花结果,会产生飞絮,带着种子漫天飞舞。而雄花成熟时,只是传粉不飞絮”。于是,为了选出优良的雄性毛白杨古树,刘勇团队的足迹踏遍了海淀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等10个区,34个区域。之后历时10年,最终在2023年底成功从雄性毛白杨古树上选育出了“不飞毛”的‘京雄1号’优良品种。听完刘勇的讲述,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在互动环节,领创少年踊跃提问,刘勇深入浅出的回答,解答了孩子心中的困惑。活动最后,刘勇表示,希望孩子们可以继续保持提问的习惯,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保持科学探索的精神。
“领创少年大讲堂”是北京日报社专门为6-15岁青少年打造的科技讲堂,目前已举办19期线下活动。关注视频号“北京深读空间”,可查看讲堂精彩片段。接下来,大讲堂将持续推出更多优质活动,助力孩子们的科学梦。
@家长们,如果您的孩子也是小小“科学迷”,可持续关注北京日报社领创少年大讲堂,后续更多的主题活动将在“北京深读”公众号陆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