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支教不是生意,公益不容买卖

2024-06-24 18:10

锐评

“七天行程、四天旅游”……支付万把块钱,到乡村待几天,和孩子们举办几次活动,就能拿到“支教公益证书”。近日,“旅游支教”“研学支教”现象引发关注,支教俨然成了某些人的生意。

支教,本是公益志愿项目。其初衷,是为充实乡村教师团队,给当地孩子带去知识、拓展眼界。然而纵观上述操作,一方付费,希望给自己的履历镀金,一方卖证,提供所谓附加价值,私相授受间,一群人各取所需,本该纯粹的支教活动却沾满了“铜臭味”。更重要的,面对走马灯式的“教师”以及毫无教学经验的志愿者,当地孩子与其说是“受益者”,不如说是功利游戏的“工具人”。如此儿戏,不仅是在消遣孩子们,还将消解支教的积极意义,无异于一种亵渎。

支教不是生意,公益不容买卖。这些年,颇有些人机关算尽,将公益作为噱头,以支教可为深造、留学等加分来吸引流量。他们深谙镀金者急功近利之心,公然打出“298元换8小时志愿服务”,足不出户获服务时长等。名目各异、产品众多,甚至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而这些人交易的、消费的不是商品,而是公益和善心。任其肆意蔓延,善意又将何处安放?

事实上,参与支教等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有着明确的流程。我国慈善法亦有规定,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针对当前一些乱象,需要寻根溯源,加大监管力度。据悉,一些地方已计划启动“社会捐赠和支教管理备案网络平台”,防止“支教”被滥用。与此同时,相关方面在认证公益“加分”时也要多几分较真、进行细致核实,让那些披着公益皮的“旅游团”无处可藏无利可图。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平台也应承担社会责任,严加把关,下架相关产品。还公益一个干干净净的环境,守护纯洁初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努力。

公众参与公益的热忱何其珍贵,怎能被一些精致利己者玷污亵渎?清理整治浑水摸鱼之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愈加纯粹。


编辑:汤华臻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