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不妨照着“避坑指南”抓紧“填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5 13:25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这些景点实力劝退”“外出住宿陷阱揭秘”“超实用旅游‘红黑榜’”……随着暑期来临,人们出游热情高涨,社交平台上的各种“避坑指南”也持续升温。

这指南那攻略,大多来源于游客亲身体验,往往涵盖各种热门和小众景区,涉及门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各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坑”,都能找到。对于游客来说,一边是即将启程的满心期待,一边是担心“掉坑”的忐忑不安,出行前仔细盘盘“避坑指南”,以求心中有数,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避坑指南”突然走红,说到底还是有些景区噱头挺响,名不副实。在社交平台引流加持下,游客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待到了现场一看,有的景点纯属“照骗”,有的购物吃饭不便,有的乱收费“割韭菜”……随着游客维权意识增强,不认坑、不认宰、敢较真、愿分享的越来越多,“避坑指南”由此而来。这既有利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也能无形中带来舆论压力,助推旅游环境改善。

“避坑指南”来自个体体验,当然未必那么客观,也可能有些不尽不实的描述。但对于被点名的地方和景点而言,对着这些吐槽照镜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却不失为是个改进工作、查漏补缺的好办法。特别是那些“避坑指南”中频频上榜的地方和景区,更不能讳疾忌医、视而不见,无论“坑”之深浅、关涉多寡,都要拿出不破不立的勇气,抓紧整改。畅通游客投诉渠道,提高问题处理效率,加码监管清除病源,多算长远“大账”,由无奈“避坑”,变主动“填坑”,才是真正治本。

城市与景区,最大的流量密码,就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务配套。“坑”少了、气顺了,口碑形象立住了,何愁不能将“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又何愁一时流量不能变成长远富贵呢?


编辑:孙延安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