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22:48
随着暑期来临,人们出游热情高涨,社交平台上的各种“避坑指南”也持续升温。出行前仔细盘盘“避坑指南”,以求心中有数,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
“避坑指南”突然走红,说到底还是有些景区噱头挺响,名不副实。在社交平台引流加持下,游客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待到了现场一看,有的景点纯属“照骗”,有的购物吃饭不便,有的乱收费“割韭菜”……随着游客维权意识增强,不认坑、不认宰、敢较真、愿分享的越来越多,“避坑指南”由此而来。这既有利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也能无形中带来舆论压力,助推旅游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