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首演,为剧种新添首部帝王题材大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方非

2024-06-26 09:36 语音播报

文娱

一边是兴盛强悍的大元王朝,一边是大势已去的南宋统治,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的故事在结局早已注定的悲壮中展开。6月25日晚,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曲剧团的年度新作、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文天祥与忽必烈》登台天桥剧场。北京曲剧向来以演绎清代和近当代题材见长,贴近生活,风格平易,而《文天祥与忽必烈》则为剧种新添首部帝王题材大戏。

《文天祥与忽必烈》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文天祥与忽必烈》由剧作家刘侗担纲编剧,赵伟明执导,北京曲剧功勋作曲家戴颐生任音乐唱腔设计,同时集结了服装设计彭丁煌、舞美设计边文彤等主创艺术家,历经一年的创排与打磨终于与观众见面。作品将文天祥、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置于宋元两朝更迭的历史巨变之宏大背景中,以文天祥奋勇抗元及至大都被杀为主要故事线索,在塑造一位大义凛然、彪炳千秋的文天祥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位惜才爱才、胸怀天下的忽必烈。“文天祥牺牲在北京,他的精神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财富;北京曲剧诞生在北京,集中体现了北京文化的京华气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编剧刘侗说。虽然此前没有为北京曲剧这个剧种提笔创作过,但“通过北京曲剧来表达文天祥的故事,是最初便有的想法。”

《文天祥与忽必烈》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整个主创团队里,82岁高龄的戴颐生如同定海神针,《珍妃泪》《方珍珠》《少年天子》《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北京曲剧的一众代表作中,皆有她的心血。“北京曲剧是包容性非常强的地方戏曲剧种。”戴颐生说。在坚持剧种音乐本体的基础上,《文天祥与忽必烈》结合民间小调写文天祥的才情与忠骨,又融入蒙古族的风格突出忽必烈的简练粗犷。两个主要人物的对比、较量贯穿全剧始终——忽必烈派文天祥的同僚、家人以及南宋降帝多番劝降未果,又借青茶、奶茶、苦荞茶三道茶里蕴含的茶文化与天下情怀百般说和,但文天祥已存死志,宁折不弯。最终,忽必烈无奈将他赐死,一轮圆月、一枝红梅之下,文天祥慷慨就义,浩气长存。

《文天祥与忽必烈》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文天祥与忽必烈》虽然是正剧,但在导演赵伟明看来,“正剧忌‘正’,忌讳干干巴巴硬塞给观众一个观念、一个主义,而忽视微妙复杂的人生体验与心理处境。”首演现场,领衔主演胡优诠释的文天祥有血有肉,铁骨之下,他有惦念妻女家人的软肋柔情,有舌战倒戈同僚的辛辣讽刺,也有面对年幼降帝的敬重怜爱,在“过零丁洋”“船过赣江入赣州”等唱段里,胡优层层递进的表演和一把天生优越的好嗓子博得了全场喝彩。与他互为映衬的忽必烈,在李相岿的演绎下相当具有说服力,无论化妆造型、动作题材,还是借鉴花脸的发声方式,李相岿都在竭力靠近观众想象中的“大汗”形象,在他饰演的众多北京曲剧角色中,忽必烈是一个绝对的突破。

《文天祥与忽必烈》剧照。本报记者 方非摄

6月26日,《文天祥与忽必烈》将继续在天桥剧场上演,新生代演员王厚义、翟亚龙领衔的另一组阵容将登台献唱。


编辑:高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