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大光华刘俏院长:未来科技创新的富矿领域可能是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6 17:03 语音播报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能不能恢复到2%或者更高一些,这可能是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很重要的关键指标或者变量。”6月26日,在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左右。刘俏认为,短期来看,全年完成经济指标的问题不大,但比较中长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有所下降,而这一指标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结构性支撑力量。

刘俏回顾,1978年到2010年,中国在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非常快,在4%以上,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在10.1%左右,但201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制造业比例减少,服务业、第三产业占比越来越高,而由于服务业缺乏像制造业产生的大规模效应,因此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比较难。

“目前为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已经降到1.8%,增速迫切需要恢复至2%以上,这样中国GDP的增速在未来才能保持5%。”刘俏说。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需要新质生产力驱动。近一年来,“新质生产力”被频频提及,该概念于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后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十项工作任务之首。

刘俏介绍,新质生产力的来源一方面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例如,AI、大数据、数字经济、能源转型、碳中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低的领域,像物流、农业等,这些领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或者实施高水平的开放,搬走或剔除掉一些制度性约束,进而释放增长潜力。

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2024年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工智能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重要路径。刘俏表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应用场景比较值得期待,能够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多领域结合,形成智能制造,大幅提升服务业生产力水平,本身就是构成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种结合的场景值得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去探索,‘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富矿领域。”刘俏感叹。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